區內業主踴躍出席表意見 華埠BID介紹會贊成者眾 |
2010-01-30 (05:15) |
(紐約 )(本報記者王鏑紐約報道)華埠商業改進區(Business Improve District, 簡稱BID)籌委會昨(28日)舉行首場介紹活動,粗略觀察之下似乎贊成的人比反對的多,不少業主願意自掏一點小錢,改善華埠的居住及營商環境;但是反對的聲音指華埠居民不信任某些非牟利機構,擔心商業區會受他們操控。 昨天的會議在拉菲逸街101號二樓舉行由中華總商會董事長雷光達主持。據介紹,未來華埠商業改進區一年的預算是130萬,當中100萬元將用於清潔街道,另外30萬用於其他推廣用途,這筆錢由區內的業主支付。住宅空間、宗教團體、非牟利機構享有豁免權,商業樓則視乎計算方法不同有異,只要所有樓宇參與每呎每年大約只需5仙,大多樓宇一年只需幾百元。至於監管方面,董事會除了由業主組成,而且也有政府、政客委任的代表,大家一同監察及審批收支。 中華公所前主席陳玉駒、朱沛國堂主席朱灼輝、華裔退伍軍人會職員梅本立、福建公所主席鄭時甘與眾多業主先後發表支持言論。管理公司負責人林琦龍說,一開始他所管理的樓宇房東也都反對,但是後來他們見到華埠共同發展機構(CPLDC)真的能夠改變華埠的衛生,終於慢慢接受,現在他們更全部都簽了同意書。金門超市的負責人胡運熹說,他們在華埠擁有多家樓宇及生意,他相信每年花這一點小錢能夠改善整個華埠的生活及營業環境,實在太划算。如果稍後BID籌委會能夠收集51%業主簽名就要去三個社區委員會陳情、小商業局、都市規劃局、最後還要經過市議會通過及市長簽署,因此市議員陳倩雯的角色至關重要,她昨也有到來及挺BID。 一如意料,活動也遇到反對聲音,有業主指這是等於加稅,以後還會年年加,但籌委會游應鴻解釋說,「我們銀行為了門口衛生還得請人打掃,你如果衛生不過關就會吃罰單,如果付一點錢有人打掃那不是很好的事嗎?而且這筆錢還能扣稅,罰單就不能。」 勿街宏安豆腐店的東主、第三代華人David Ng指CPLDC的成員由非牟利組織組成,並點名三個機構說他們有這麼龐大的預算,為什麼不叫他們付錢?為此另一名業主李卓勳還舌戰現場挺BID人士,現場一陣紛擾。李卓勳在事後坦言,長期以來華埠居民就對某些自稱代表華埠的非牟利團體不信任,認為他們會為了團體利益犧牲華埠利益,他最擔心是將來有人利用BID繼續擴張自己團體的勢力,侵害普羅居民。不過,事後也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參與者同意華埠居民的確不信任一些非牟利機構,但是「該做的事情始終該做,任何的事情都會有風險,吃飯都會被飯粒嗆到,難到不吃飯嗎?最重要的參與,一起監督把事情辦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