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拓歐洲覬覦物流市場 英保護主義阻礙併購進度 |
2009-12-25 (05:20) |
(歐洲 )(本報記者報道)最近一年,英國面臨嚴重經濟衰退,公司市價大貶值,在衰退前總值一億鎊的公司,目前市值可能只有一半。精通商貿法和移民法的英國律師陳易凡認為,中企在這個時候進入西方市場可以取得很好的併購優惠。而擁有充裕資金的中國公司此時也有很強的討價還價能力,因此,目前是併購的最好時機。事實也是如此,以他所屬的律師行計算,在過去一年經常都有超過十個類似的併購計劃正在進行。 他說,到國外併購的公司,在中國在本土的市場分額已經穩定,需要向外擴展業務。來英的中國公司,大多數屬於製造業(manufacturing),並已在中國建立好基礎,需要找「下線」去銷售。他們來英國併購,一般會選擇一些有良好紀錄(track record)的公司,在英國或歐盟有完善的分銷網。在併購後,中國公司可通過這個渠道立即將自己的產品出售。 他認為,中國公司在歐洲拓展不僅是為了賺錢,還有建立聲譽和形象的作用。不少中國公司認為,能在世界各地建立公司據點,是公司的遠見。 陳易凡初步估計,來英併購的企業,主要來自中國的江蘇和上海,以及廣東省的中國中小企,福建也有一些。 由於對中國公司來說,資金並不是一個問題,只要是雙方條件談妥,併購的過程進展很快。有些談判在短短兩三個月內就可以完成。 文化差異影響併購成功 他認為,合併個案是否成功,很關鍵的是文化差異。英國人比較保守,中國人比較進取(aggressive)和喜歡展示(show off)。有時候中國公司有資金,但要買英國品牌時,出售品牌的公司會關注中國公司怎樣去經營它,中國公司是否能負起對公司員工和客戶的責任。如果令到英國公司感到,在出售後公司的形象將完全改變,那麼談判就有可能失敗。 他認為,前來併購的中國公司一定要與中國使館和法律專家一同弄清楚收購公司的性質,否則有可能被騙。他舉例說,目前正在處理的一個個案,就是一間中國公司因為不熟悉英國的情況而被騙3000萬鎊。 另一個例子是,一間在威爾斯完成併購的中國公司,如果了解到當地政府有援助小企的基金的話,該公司的併購會更加容易。 中國專才入英市場受阻 陳易凡認為,在經濟衰退下,阻止併購的因素還包括各國的保護主義。在英國,這體現在英國的稅務和移民方面。 他說,2008年中旬,英國推出了一條新法例,如果有一個人在英國住滿了60天,就要向英國政府繳交包括國際收入在內的稅收。 當然,有錢的人受到的影響不很大,但卻造成一個形象,就是英國對投資者不友善。有意在英投資的中國商家暫時未對此有很大反應。在不少西方國家的投資條件都比英國好的情況下,這將令投資者三思。 在移民方面,最近兩三年,英國修改永久居留、取得公民權的法律,以及引入計分制tier 2,增加了中國公司申請本國專業人士前來英國的難度。 另外,英國不接受神根簽證,令中國商家前來歐洲考察,會放棄前往英國。他們只需持神根簽證,就可以前往歐洲大陸各國,但英國卻要額外簽證,因為手續繁複,很多商貿考察團放棄前往英國。 陳易凡認為,這都削弱了英國吸引外國資金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