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維會籲中國受理對日索賠 |
2009-12-31 (05:50) |
(三藩市 )(本報記者任薇薇三藩市灣區報道)鑒於上周日本最高法院再次駁回二戰時被強擄做苦役的中國勞工向日本政府和企業提出的索賠訴訟,世界史維會會長Peter Stanek近日去信給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促請中國政府採取積極角色,協助戰時日軍暴行受害者爭取道歉賠償。 不能縱容日本曲解合約 日本最高法院本月24日就在二戰期間被強擄到福岡縣做苦役的45名中國勞工,狀告日本政府和加害企業三井礦山公司和三菱礦業公司(現三菱綜合材料公司),要求公開謝罪並進行賠償一案作出最終裁決,支持下級法院的原判,仍以「訴訟時效」已過和「國家無答責」為由駁回訴求。 世界史維會常務副會長丁元表示,勞工索賠案件涉及人權,沒有「訴訟時效」的限制;根據國際法,國家也不能放棄屬於個人的權利。日本最高法院屢次單方面錯誤解釋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以中國已放棄戰爭賠償為籍口,判決中國強迫勞工受害人敗訴。 他又說,盡管中國政府一再發表聲明抗議,稱日本法院的解釋屬非法、並且無效,但卻沒有實際行動。因此世界史維會會長Peter Stanek去信給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呼籲中國政府采取更強硬的態度進行外交交涉,不能縱容日本單方面曲解合約內容。 指日本法庭判決不公平 Stanek信件指出:戰時有大批中國勞工被強迫到日本,在35間日本企業的135個作業場所遭到奴役。從90年代開始,受害勞工相繼到日本法院尋求賠償。但在2007年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單方面錯誤解釋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第5條,認為中國政府已放棄戰爭賠償的權利,包括中國人民的索賠權利。日本最高法院據此判決中國受害勞工對日企西松建設及日本政府的索賠敗訴。自始之後,其他日本法院均依例判勞工敗訴,包括三菱及三井等案。 信件認為:日本強擄中國勞工赴日充當苦役的罪行,發生至今已愈70載,而日本法院又作出不公判決,中國法院的及時作為顯然甚為必要。 丁元指出,世界史維會直接呼籲中國政府盡速行動,敦促中國法院受理中國勞工對日企索賠訴訟,為受害人討回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