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抽檢傳統零食4樣本不合格 |
2009-12-30 (15:42) |
食物安全中心最近完成一項普及食品專題調查,檢測本地居民鍾愛的傳統零食,今日公布調查結果。 中心從超級市場、零售店、食肆及食物製造廠抽取308個傳統零食樣本作化學及微生物檢測。化學檢測包括檢測染色料、防腐劑、抗氧化劑及黃曲霉毒素等。微生物檢測包括致病菌如蠟樣芽胞桿菌、金黃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及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等。 檢測的零食樣本包括涼果類:例如話梅、檸檬、嘉應子、鹹柑桔及八仙果等;傳統唐餅類:例如雞仔餅、炒米餅、老婆餅、皮蛋酥及杏仁餅等;鹹甜小點類:例如砵仔糕、芝w卷、白糖糕及沙翁等;脆口小吃類:例如蛋散、牛耳及脆w花等;傳統特色糖類:例如花生糖、龍鬚糖及麥芽糖等;花生、豆及堅果類:例如南乳花生、魚皮花生及炒粟子等;及其他如齋鴨腎、扎蹄、煨魷魚及鹵味等。 除了一個花生米通樣本被檢出黃曲霉毒素,及一個鹵水墨魚樣本被檢出金黃葡萄球菌,已於10月份食物安全報告中公布,另外有2個不合格樣本。一個八仙果樣本被檢出防腐劑「苯甲酸」含量為百萬分之一千四百,超出法定上限的百萬分之八百。一個扎蹄樣本被檢出不准於該種食物使用的「苯甲酸」,含量為百萬分之二千二百。 中心發言人表示,按不合格樣本檢出的「苯甲酸」含量,一般食用情況下,不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不合格樣本於一間零售店及一間快餐店抽取,中心已發信警告有關商販,如有足夠證據,會提出檢控。 發言人提醒業界只可在食物加入准許使用的添加劑,並須符合優良製造規範及有關法例規定。他們應時常遵守「食物安全五要點」,減低食物中毒的風險。 他又指,市民也應向持牌及可靠的店鋪購買食物,留意食品包裝及儲存情況,不應選購儲存不當,例如沒有蓋好的食物,亦不應進食已過期、表面霉壞、潮濕、味道有異或變色的食物。另外,市民應注意均衡飲食,減低食物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