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運輸聯網 引入私人競爭 |
2010-03-03 (05:42) |
(溫哥華 )(本報訊) 大溫運輸聯網(TransLink)今年元旦日開始大增繳費停車場稅率,由原來7%加至21%,停車服務公司首當其衝,一些長期租用車位的租客已開始不再續約,流失顧客估計達20%。市中心泊車費高昂,一向為人詬病;這次大幅加稅,不但影響駕車人士,且波及附近各行各業的人流。難怪溫市中心三十多個商業及社區團體組成「剷走稅項」(Drive Out the Tax)聯盟,起來抗議。 我認為,當局不妨出售運輸聯網,同時引入私人競爭機制,讓大溫的公共交通車費可維持於合理水平。 動用大筆公帑 市民缺制衡權力 溫市府增加地稅,我們有發言餘地,涉及公帑的大型項目會舉行諮詢,可運聯每年徵用大筆公帑,市民只有付鈔份兒,缺乏制衡權力。抗議人士說,運聯目前負債是2005年的3倍,開支增長是乘客增加量的3.5倍,行政開支更較2002年多了101%。而「剷走稅項」聯盟發言人蓋特納(Charles Gauthier)指過去五年來,運聯缺乏明確計劃,明知無法承擔巨大開支,仍展開多個大型項目:縱使這次加稅帶來3,008萬元,但運聯仍有7,900萬赤字。 如果運輸聯網是私人企業,會否出現上述不合理現象?會否因行政費只佔0.4%,而向董事支付每次開會費1,200元的日薪——幾近一般人半月工資?架空列車毋須憑票入閘,美其名是加拿大的Honour System(誠信制度),可有朋友就多次為他屬付鈔的少數而慨嘆道,如這是自負盈虧公司,不早設閘口才怪呢!所以,運聯的管理完全有改革必要。 大溫公共交通未必再是賠本 昔日溫哥華人口不多,公共交通由政府補貼大家倒也明白。以今天人口密度,公共交通未必再是賠本生意。溫哥華不大,但開車人數大,主因公車仍不算方便。如果公車網絡完善,相信不少人樂於使用,既不用費神駕車,也不用支付龐大的汽油、保險、泊車、汽車維修與折舊等開支。 在香港,交通工具可說百花齊放,既有載客量大的地鐵,還有巴士、電車、的士;客源不多的地區,更有小巴行駛。只要利之所在,商人就靈活開發。互相競爭下,車費維持於合理水平;而作為監管的政府只用支付有限行政開支,遠較另闢部門自行經營,來得節省、有效。 哪個公營機構會較私人企業發展更為理想?當然道路維修要由政府負責,但公共交通可開放市場,把運輸聯網出售的同時,引入私人競爭,這不但節省開支,減輕納稅人負擔,市民也毋須面對昔日因巴士司機罷工而無車可搭的窘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