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政府的房屋政策是確保樓市健康及平穩發展,不少措施都屬於「反周期」的宏觀審慎措施,是不希望一下子把樓市「打沉」。但如有需要,政府會毫不猶疑進一步加大出招力度。
曾俊華在網誌表示,近年來,本港樓市節節上升,產生泡沫的風險與日俱增,情況令人關注。現在香港的樓價已經超越97年的歷史高位,市民的置業負擔比率,也在今年第一季升至約49%,只略低於過去20年的51%長期平均數。假如現在的利率增加3%,回到一個比較正常的水平,負擔比率將升至63%。
賣地的結果亦再次反映出,目前的樓市環境極不尋常。政府穩定樓市的決心毋容置疑,如有需要,會毫不猶疑進一步加大出招力度,政策是確保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安居樂業。
政府推出穩定樓市的不少措施,都是屬於「反周期」的宏觀審慎措施,當樓市過熱時,採取壓抑性的措施,防止泡沫風險愈吹愈大;相反,一旦外來震盪出現,令樓市和整體經濟互相拖累,政府也能因應情況,靈活調節措施的鬆緊。
他強調,政府推出這些措施,不是希望一下子把樓市「打沉」。
他表示,在目前不尋常的環境之下,未來樓市的走勢非常難預測,但可以確實的就是風險不停地增加。
他再呼籲,市民作出置業決定時,務必小心衡量風險。第一,要留意外圍形勢對香港的資金流及利率可能造成的影響;第二,因應個人現在和未來的收入能力,量力而為,千萬不可「去到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