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發電量減 用戶要付代價
2011-06-18 (06:02)
(三藩市 )(本報訊)一份報告指出,加州最近幾年經歷的旱災所衍生的最大打擊,多半遭到忽略。

         據《洛杉磯時報》引述北加州太平洋研究院(Pacific Institute)對這場旱災的分析報告估計,加州用電戶合計支付17億元,以天然氣發電取代失去的水力發電,結果也排放一千多萬噸的污染物到空氣中。

         報告結論指出,這場旱災的一些最直接和成本最高的影響,其實是空氣污染和加州用電戶。

         正常年度加州生產的電力高達15%來自水力發電,報告撰寫者引用加州能源委員會提供的數據,發現在2007年至2009年之間徑流下降,造成水力發電比例也降至8%至10%。電力公司靠著燃燒更多天然氣和向外州採買更多電力,從而彌補這一缺口,結果造成電力成本上升,溫室廢氣排放量也增加。

         撰寫報告者計算,改用其他發電來源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1,300萬噸。

         該報告與其他發現相互輝映,即整體而言,加州農業並未受到這場旱災嚴重影響。儘管中谷政客和一些媒體信誓旦旦指陳,灌溉供水減少使得中谷變成荒漠,但加州2007年的農作物毛收入卻寫下歷史新高,隨後兩年也接近該水平。

         在這段期間,作農抽取更多地下水,播種諸如紫花苜蓿和棉花等利潤較低的作物,並且向不受減水影響的灌溉水局買水,度過難關。

         報告指稱,這段乾旱期剛好碰上經濟衰退和樓市重挫,其實那才是造成中谷流失大部分工作的主要原因。

         報告表示,在面臨聯邦和州供水減少的地區,農務工作大都保持穩定甚或增加,此發現直接反駁了指稱供水減少導致農務工作流失的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