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用橋周末遊人駐足多 |
2009-08-17 (05:36) |
(溫哥華 )加拿大線單車行人專用橋開通首個周末,繼續吸引不少男女老幼試用,比較橋的哪一端風景較佳;也有不少騎單和玩有控制桿滑板人士,在橋上穿梭於溫哥華和烈治文兩市。對於耗資千萬元公帑興建的這條專用道,民眾看來欣賞的居多。 專用橋啟用後的首個周六,行人絡繹不絕,而且不少是老夫老妻或者情侶打扮,走在橋上,拍拖或者漫步,一派寫意,似在菲沙河上製造共同記憶。雖然不少人雙雙對對,也有人一清早就來跑步健身,或者帶狗散步。更有一家大小飲過茶後上橋。這些行人都在橋上「評頭品足」一番,到處觀看,心情輕鬆。 自溫哥華上橋的黃先生和黃太太認為,這條新橋的橋身太樸素,欄杆灰斑斑,欠缺顏色;他們認為,最好在橋身加些圖畫或添上不同顏色的隔音膜,另外,在橋中間分隔行人單車標誌,和在橋的兩端加設停車位。 橋身如加添色彩將更美 同是來自溫哥華的王先生夫婦,帶同3歲小孩上橋,消遣假日。王先生認為,單車行人專用橋具長遠作用,讓公眾感到一份擁有權,稅金用得其所,不像二埠那邊的帕圖洛橋(Pattulo Bridge),功能單一,只供行車。王先生又認為,從烈市看去,橋身有弧度空間,較有美感,而在溫哥華一端則「直上直落」。 薛先生和薛太太則認為,只有橋的西邊有單車行人專用道,美中不足,因為加拿大線跨河大橋的東邊,也有好風景,這樣就有來有住,人車流向也會「歸一」。薛先生指橋的設計筆直,沒有空間伸展橋的弧度。在烈治文一端,只見工業區倉庫屋頂;溫哥華的一端則可看到有山有樹,所以認為從烈市北行看到的景觀較佳。 一位說英語的亞裔女子指出,橋的兩端出口屬工業地,沒有配套設施,而且單車與行人缺乏分隔指示,不能吸引行人。 但她相信,這橋會吸引騎單車人士,今後棄渥街橋(Oak St Bridge)和乃街橋(Knight St),而改用這條專用橋。 加拿大線的單車行人專用橋,除給人拍照和欣賞菲沙河風光以外,也成為單車客、跑步者和晨運人士的新聚腳點。圖文:本報記者崔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