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疼或因動脈栓塞導致 |
2009-07-16 (05:24) |
(三藩市 )(本報記者施秋羽三藩市報道)上了年紀的民眾,走路走了一段腿就發疼,痛到得停下來休息一會兒才能再走。心血管醫師表示,有這種症狀的民眾可能罹患了動脈栓塞導致的「周邊動脈病」,如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可能惡化至需要截肢的地步,如果患者的血栓隨著血管一路「旅行」到腦或心臟,便會引發中風或心臟病。 三藩市加大血管專科主任鄺米高(Michael Conte)昨天表示,周邊動脈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經常發生在70歲以上、或50歲以上患有糖尿病且具有抽煙習慣者身上,初期通常僅有輕微腿疼或根本沒有症狀,這也是為什麼周邊動脈病不易被察覺。 鄺米高指出,周邊動脈病最容易辨識的症狀-腿痛是因為血液中的血栓在腿部血管累積,導致血流不順暢,而腿部肌肉在循環不足下,便會出現疼痛的情況,「患者通常會描述他們的大腿或小腿感到疼痛、抽筋、沉重,走路時會一跛一跛,然而這種情況會因為暫時的休息得到改善,有些人因此走了幾條街後需要停下來,等腳比較不痛時再繼續走。」他也解釋,如果腿痛的情況包含顫抖、發熱,就應該不是周邊動脈病,而是腿部神經方面的問題。 民眾腳痛時,最常見的處理方式就是「腿痛醫腿」,華裔民眾也可能以按摩、針灸等方式來進行治療,鄺米高認為,這些替代療法也許能暫時舒緩症狀,但這沒有解決最根本的血栓堆積問題,腿痛醫腿仍無法降低血栓引發中風、心臟病的風險。三藩市加大美亞心血管中心行政主任劉雪艷則指出,也有部分民眾發生腿痛後,經常會乾脆選擇「少走一點路」,她認為如此恐拖延病情。 在美約有1000多萬人患有周邊動脈病,且病患人口以每年多增加20%以上的速率在成長,鄺米高呼籲,民眾應該注意自己的體重,吸煙者應該馬上戒煙,有糖尿病者也需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血糖,高血壓、高膽固醇的民眾也應特別小心罹患周邊動脈病,「50歲以上的民眾應該接受檢驗。」 鄺米高昨天也展示約30分鐘的周邊動脈病檢驗程序。第一類的檢測是同時測量病患的上肢與下肢脈搏,探測下肢脈搏是否偏弱,如果下肢脈搏弱意味著動脈血管中具有栓塞,血液循環不良。第二類檢驗則是利用超音波造影技術,將腿部動脈血管呈現在電腦螢幕上,有無血栓堆積一目了然。鄺米高表示,檢測科技能有效判定周邊動脈病,診斷後患者的治療基本上就是吃藥與日常飲食與作息控制。 本周四(16日)下午5點∼6點半,鄺米高將就周邊動脈病向華裔社區進行教育宣導,地點為三藩市加大醫療中心二樓許氏禮堂(Herbst Hall, UCSF Medical Center Mount Zion Campus),地址:1600 Divisadero St.(夾Post St.)。活動以粵語、英語進行,前30位到場者有小贈品,活動中也有茶點招待,查詢、報名專線:(415) 885-3678。講座中將介紹本月25日免費提供的周邊動脈病檢驗與三藩市加大學者奧羅碧(Roberta Oka)正在進行的周邊動脈病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