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宇《九降風》亞太電影節全美首映 美外語片市場背景難獲認同 |
2009-05-08 (05:17) |
  (洛杉磯 )(本報記者陸宜西荷里活報道)2008年最受國際影展肯定的台灣電影《九降風》(Winds of September),於昨天(6日)在「2009洛杉磯亞太電影節」進行全美首映,而該片導演林書宇特別出席,並在會後與觀眾進行面對面座談會,交換對台灣電影定位想法。 從去年3月開始,林書宇跑遍香港電影節、澳洲墨爾本影展、加拿大多倫多影展、希臘鐵撒隆尼卡影展、美國夏威夷影展、東京影展、釜山影展,且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獲得「亞洲新人導演獎」,可說是有史以來獲得最多影展肯定的台灣新人導演之一,但終於能在洛城放映其作品,他感到格外光榮,因為他正是畢業自加州藝術學院(Calarts)電影碩士。 不過他認為電影市場廣大的美國,接受外語影片仍有一定障礙,例如不習慣有字幕;但最大問題還是在於「背景認同感」,畢竟就連台灣年輕一輩都不甚了解1996、1997年曾發生轟動全台的職棒簽賭案,更何況文化不同的西方國家。所幸整部片主打9個高中生的青春成長故事,所以能夠引起許多共鳴,投資此片的香港製片人曾志偉,就是喜歡林書宇想要表達男生之間血氣方剛的友情。 但林書宇是否因《九》片獲得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而倍感壓力?他表示壓力一直都有,但是源自想要拍「好片」,而獲獎只是對家人有所交待,證明拍電影也可出頭天;若要說附加價值,應該是工作機會變多,以前要到處找人投資,現在別人會主動邀他製作。 不過縱使有國際邀約機會,林書宇並未迷失自我,仍希望先在台灣站穩腳步。他認為台灣影界在《海角七號》熱潮過後,又回到原點,許多新片還是過於藝術或不成熟,所以他期許自己的作品能接近觀眾、同時表達自己想法,慢慢解除與觀眾間的電影語言門檻。 有趣的是,成功執導《九》片後,他竟回頭幫助好友鄭有傑新片《陽陽》擔任副導,原來這是他解壓、休息的方式,也能保持學習心態。至於他自己的新作仍在編劇階段,所以不便透露,但可能維持《九》片風格,大膽啟用新人,讓台灣更多好演員出頭。 此間,適逢聖地牙哥加大(UCSD)「台灣研究講座」和經文處合辦「聖地牙哥加大台灣電影展」,林書宇也將於明天(8日)前往該地講演「台灣電影現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