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局公布新學年教科書售價。教育局在網上公布9月的「適用書目表」,僅5%的教科書把教材分拆訂價,分拆後的教材價格高出教科書逾倍。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批評,書商漠視民意,要求分3年進行分拆訂價是不合理的,現給予書商一年時間進行分拆訂價,否則把出版教材招標。
以新高中課程已分拆的教科書為例,「雅集出版社」出版的歷史書,中一教科書訂價122元,而教師用書、作業、連同網上支援等「整套教材」,則售1500元。至於「文達.名創教育」出版的中國歷史科,中一教科書售148元,而教師手冊售價則售296元。
「適用書目表」一般在4月公布,今年延至5月底公布。孫明揚解釋,延遲公布旨在爭取更多時間與書商討價還價,但書商最終只是願意分拆少數教材,佔整體教科書僅5%,而其餘課本仍加價3%至5%,這是漠視民意。
孫明揚表示,去年開始已向書商提出分拆教材,但書商以版權問題為由,要求分3年全面分拆教材,這種一拖再拖的做法是不能接受和不合理的,已要求書商用一年時間,把老師最需要的教材定價出售,否則將就出版教材進行招標,已有大學表態有興趣出版教科書。
他補充,4月禁止學校收取書商餽贈後,曾跟逾百間學校學科主任會面,發現書商向學校送贈大量教材,但僅少部分獲老師經常使用,包括教師用書、試題庫及聆聽光碟,老師普遍認同把課本分拆,以減輕家長的負擔。
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對僅5%教科書分拆感到非常失望。她認為,教科書及教材不應綑綁出售,期望出版商能公開書價成本資料方便比較,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書商教科書商集體議價。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主席狄志遠表示,「適用書目表」反映教科書價格高昂是包括了教材的價錢,而分拆教材的教科書只佔整體教科書的5%,令受惠家長非常小,期望下月召開政府、學界、出版商及家長的四方會議討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