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將軍張光明戰功彪炳 傲投筆從戎憾國共內戰 |
2010-01-17 (05:24) |
(洛杉磯 )(本報記者陸宜西柯維納報道)曾打下4架日軍戰機、成功闖入敵營30次的中華民國空軍上將張光明,是目前唯一碩果僅存的814空戰抗日英雄,今年已97歲、定居美國30多年的張光明,回顧一生最引以為傲經歷,就是年輕時毅然決然投筆從戎,滿腔熱血地開著戰鬥機保家衛國,以打下敵機、闖入敵營為榮。 他回憶道,1935年、22歲的他就讀北平師範大學二年級,該年發生日軍侵略的「華北事變」後,他不願苦坐校園、看著國破家亡,便不顧父母反對,決定從軍、誓言救國救民。因此當年軍委處長劉建群(中華民國遷台後曾任立法院長)和校長都願意擔任其保人,推薦他進入位在杭州的中央航空學校,而本身在學科、體能等測試都表現優異的他,順利從北京5,500多名報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50名錄取生之一。 經過2年訓練,張光明成為專門駕駛戰鬥機與敵人作戰的飛行員,畢業後編入第4大隊22中隊,神氣地駕駛當時國軍最新向美國購買的「霍克三(Hawk III)」戰機。他不負國家期望,在8年對日抗戰中,英勇地衝鋒陷陣,共獲頒7枚勳章、14個獎章,包括彰顯其打下4架敵機的「四星序獎章」和闖入敵營30次的「一等宣威獎章」。 但令他料想不到的是,好不容易1945年8月15號宣佈對日抗戰勝利,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全體國民可以重新建設被破壞殆盡的家園,此時卻發生「第二次國共內戰」。 他表示國共恩怨早從1920年代末就開始,但從未想到會演變成國家內部分裂的嚴重地步;他強調當初從軍,目的是驅逐外患,而國民黨軍是唯一選擇,因此後來為了服從軍令不得接受共產黨任何思維灌輸,讓他內心感慨為何黨派鬥爭引起國民間衝突不斷,所幸當時他已轉任行政工作,不用直接面對同胞相殘的煎熬。 不過這場內戰卻讓他再也見不到父母親一面,當時在北平駐防時,距離老家昌黎數個鐘頭路程,原以為終可親口祈求父母諒解拋家從軍的任性,但該區早被共黨佔據、再也回不了家;其後父母也因為他國軍空軍身分,被共黨批鬥終身。 1949年,張光明隨國民政府遷台,生活環境仍是永無止盡的國共對立,讓他深刻體驗「內戰鬥爭不是國家之富、更非人民之福」,所以他始終認為,不管是何黨派、身居何處,只要能把中國、台灣或是有華人的地方治理好,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就值得讚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