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校車滋味點滴在心頭 |
2009-09-11 (05:32) |
(洛杉磯 )(本報記者陳家賦洛杉磯報道)曾經坐了7年校車的Christilily Chiv目前在河濱加大唸大四,主修傳播與文化研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立有關社區規劃與發展的非營利組織。在高中時因為想要讓更多人了解到坐校車的滋味,她與華埠服務中心青少年中心的同伴及工作人員,一起製作了《校車》(Busing)短片,故事敘述六位華埠青少年各有不同選擇,有人在鄰近學校上課,有人每天坐校車,從中表達各自觀點,也反映了個別的利幣。 雖然這部短片並未引起太大迴響,也沒有改變華埠學生的「命運」,但是她認為總比沒有人踏出這第一步來得好。她笑言,「我身邊很多朋友都看過黃色的校車在路上川梭,卻不知道搭校車族的心聲與經歷,這時我就會把短片借給他們看,讓他們有深一層的認識與了解」。 回首那7年搭校車的生涯,Chiv說即使非常喜歡查斯伍茲高中,但是對一早起來擠校車的生活,卻是一點都不懷念。她說,「很多時候早上因為沒睡飽,心情都很差,甚至造成上課打瞌睡的後遺症」。她補充,由於對查斯伍茲的社區不熟,加上每天來回學校都在趕搭校車,所以對學校的歸屬感沒有當地學生那麼強,有時想要留下來多問老師幾個問題都不行,因為校車不等人。她感慨地說,「我們日常生活完全被校車的時間表所限制和控制,一點自由的空間都沒有」。 Chiv坦言自己非常喜歡華埠這個社區,一直以來也積極參與社區研討和發展會議,但是卻沒有想到大學畢業之後還要搬回去住。她說,有朝一日自己有了小孩,也不會選擇讓他們搭校車上學,「因為真的很浪費時間…那是一項很大的犧牲」。 原本住在阿罕布拉的Tak蔡在9年級時搬到華埠,由於個性內向,難以結交到新朋友,所以選擇繼續留在阿罕布拉高中升學。他補充,父母親也擔心萬一他轉到洛杉磯聯合學區就讀,恐怕會混入幫派。 由於華埠與阿市屬不同學區,所以蔡德強每天只能搭乘大都會巴士上學。雖然只是一趟車,但他每天都要在清晨5點45分起床、6點25走到車站,如果錯過6點45分的那一班公車就要遲到了。目前在洛加大唸大四的他坦言,這個世界根本沒有所謂的「公平」,華埠學生必須坐校車去更好的學校,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心甘情願的犧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