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購物打折恐有陷阱 付費前細閱條款免上當 |
2009-08-03 (05:33) |
(洛杉磯 )(本報記者程嫣洛杉磯報道)在網上購物或付費時,遇到折價優惠無疑是件好事,但誰又曾想過,折價的背後是否存在容易忽略的陷阱?民眾在確定交易前必須仔細閱讀相關條款,不然可能會陪上大筆冤枉錢,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洛杉磯居民高小飛日前發現其信用卡上一連5個月都出現20多美元的防止身份盜竊的服務費,他自問從來沒有加入過這樣的服務計劃,詢問銀行並研究交易記錄後發現,可能和半年前到intelius網站查看收費記錄一事有關。他致電該網站客服部門後被告知,當時每條記錄的原價為1.95美元,減去1.2美元的防止身份盜竊服務適用優惠,最終成交價僅為0.75元。對方指出,消費者在同意享受該折價優惠後,便自動加入了該服務計劃。 高小飛事後察看了當時交易的網站,發現在提交費用前,網頁右下方確實有一排小字,指出在7天免費試用期後,消費者若不取消,便會開始每月19.95元並加稅的收費。他說,當時看到有打折,就立刻點了下去,也沒有仔細看為甚麼打折,有甚麼條件,原來優惠裡還存在這樣的陷阱。另一方面也怪自己平時沒有定期檢查信用卡消費記錄,在近半年後才發現,結果省下1.2元,卻損失了100多元,實在是得不償失。由於以上陷阱收費屬於合法行為,上當的民眾無法索取退款,往往只能自行消化損失。 聖蓋搏市居民李小姐也表示有類似遭遇,幸好她及時發現玄機,並在正式收費開始前打電話取消。不過,她還是表示,雖然沒有損失金錢,卻依然得不償失。因為該公司客服部門的電話相當難打通,等了半個多小時才有人接,在通話過程中,對方又反復試圖說服自己不要取消服務,並推銷其它服務計劃,前後總計糾纏了1個多小時。為當初幾元的折價,花上1個小時的電話費和時間,實在是不合算。 除了折價服務費以外,消費者對一些格外便宜的商品也必須提高警覺。不少網站上低於市場價格的電子產品,往往不包括某些配件,比如照相機不含電池或充電器等。粗心的消費者往往看到低廉的價格就立刻買下去,結果還要花一大筆錢購買其它配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