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溫泉的原則是循序漸進。一開始選擇較溫和的溫泉,先從雙腳浸起,讓身體適應溫度再緩慢浸入水中。出浴時先坐起,慢慢適應再上水。
災後宮城松島
海灣上的巖島猶如一座座海上盆景。
  古語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出外旅行,消閒散心之餘,若能鑑察社情、了解地道民生,更是饒富意義。我這趟來到經歷三一一事故的日本本州東北宮城縣,便有極深刻的體會,雖說深入重災區石卷市時,難免被驚人破壞力震懾,但當我置身日本三景松島,得見美景依舊,還是充滿感恩及對大自然仍存希望。

  日本三景 海鷗振翅飛翔

   坦白說,這趟東北之行,出發前還對前往仙台有點猶豫。這個飽受地震及海嘯影響的地區,對不少外地人來說,仍該是禁地。只是,當我趁仙台舉行六魂祭時來訪,看到的景象確未如想像般叫人擔憂。兩天合共有三十萬人參與的六魂祭,到處人頭湧湧;來到濱海觀光勝地松島,同樣熱鬧如昔。

   我已不下數次到訪松島這個跟宮島及天橋立齊名的日本三景,上一回還是去年的事,但每次重遊舊地,仍深被海灣上的奇巖景致吸引荂C乘坐幾屬指定動作的觀光船在松島海岸作五十分鐘暢遊,只見散落海灣上那二百多個形狀不一的奇巖島嶼,包括仁王島、鐘島及桂島等仍然屹立如昔,長滿茂密松樹的大小巖島,依舊像一座座造型盆景般蒼鬱秀氣,海上除多了幾根標柱顯示海嘯當日的水位,一切景象跟以往沒有兩樣。

   更可喜是長駐松島海灣的海鷗群,也沒有因為巨災而搬家,一如舊日般仍在附近海面聯群盤旋覓食,遊人也繼續準備好買來的蝦條,在航程中餵飼海鷗。看茖e們乘風飛來奪去我手上的蝦條時,那種親切熟悉的感覺又再重現,我身旁的韓國及內地遊客,更跟海鷗玩得興奮大叫,早將海嘯陰影拋諸腦後!

  訪魚市場 品嘗鮮味美食

   松島貴為旅遊勝地,可觀遊點當然不僅海上巖島,回到陸上,我們還順道走訪碼頭旁的瑞巖寺、圓通院及五大堂等珍貴歷史建築,我看到上述遊點仍然完好,就是整修中的瑞巖寺,也是繼續海嘯前的修葺工程。事實上,松島雖為海岸地區,但遭海嘯的破壞並不嚴重,據悉受災時當地水位最高也只約一米多,相比宮城其他區域,情況已屬輕微。目前所見,大街上的購物商店,絕大多數已如常經營,除部分店鋪貼有海嘯來臨時的照片、售賣賑災打氣貨品,以及在房子門前刻上受災時的水位等,基本上並沒太多受蹂躪的痕[。

   至於昔日備受歡迎、距離觀光船碼頭不太遠的松島魚市場,也剛在兩星期前重開二樓的食肆部分。或許不少朋友對當地海產仍有顧慮,但我在市場內所見,坐得滿滿的日本遊客,面對美味的海膽、壽司及魚生,甚至是區內馳名的松島蠔,早已甘之如飴,我跟同行團友,同樣放膽開懷大嚼!

  走入石卷 親睹破壞實況

   看見松島情況尚好,我的心情就如知悉老朋友無恙般安慰,只是天災無情,當我來到另一個海岸城市石卷,卻見識到大自然的威力是何等可怕。

   作為距離三一一地震震央最近的沿海城市,石卷可說是這次世紀災難的重災區,其受災程度委實難以想像。我們在三一一後四個多月前來,眼前畫面仍然極為震撼。

   我們在志願者帶領下,乘旅遊巴士在市內漫遊,只見這座本有十六萬居民的城市,今日仍直如廢墟一樣,倒塌樓房隨處可見,街上卻空無一人,大家熟悉的石之森萬畫館仍然閉館。我看荌嚙n如山的廢鐵和垃圾,立時感到沉重納悶,除卻影像驚慄,現場還傳出陣陣腐臭,味道雖不濃烈,卻已教人感到心酸。

   只是天災雖能摧毀城市,卻不能磨滅人們的鬥志,不少日本人雖經歷驚世浩劫,卻沒有悲天憫人,只盡力以平常心去面對。或許他們早習慣要承受地震的威脅,既避不了,只好安然面對,災害對他們來說,就是下次災害的教育。向我們講解的義工兼石卷市災民萬代好伸說得好:「天災不可怕,沒有對策才最可怖。」

   令人感動是除卻日本人堅毅不屈的鬥志,還有他們守望互助的精神。與我們同行的旅行社職員渡邊淳子,向我們講解災區現況。來自仙台的她,在地震時原來曾試過七天沒洗澡,不過她在震後第一件所做的事,卻是前往銀行提款,捐輸賑災!此刻要到石卷遊覽,當然不是時候,只是我們在廢置樓房間,卻遇上從東京遠道而來的山田一家,老夫婦們專誠帶荇]兒前來認識災後實況,或許,這樣的旅行更有意義!

交通:由JR東京站乘東北新幹線至仙台,車程約兩小時。網頁:www.jreast.co.jp
網址:www.tohokukanko.jp(東北觀光推進機構網頁)/www.welcome2japan.hk(日本國家旅遊局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