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爆發新系大腸桿菌污染源未明食檢局加強監測進口蔬果
2011-06-04 (05:16)
(多倫多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周四表示,食品檢驗員嚴陣以待,加強對來自大腸桿菌爆發歐洲國家的黃瓜、生菜及番茄等食品的監測。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的說法,「超毒」細菌已經導致至少1,600人患病,18人死亡,病例主要來自德國。這是特別難對付的新大腸桿菌菌系,造成大約500人腎臟問題。與以往幼兒與老人易受侵犯不同,本次疾病流行中,婦女最容易患病。

        食檢局在電子郵件中表示:「當局將確認來自歐盟國家的貨品,加強監測是否含有產生Shiga毒素的Escherichia coli大腸桿菌。」「一旦確定這類產品帶來健康風險,食檢局將與進口商及分銷商合作,確保這類產品不會在加拿大市場上出現。」

        接受記者採訪的大部份歐洲病人表示,進食了生菜、番茄或黃瓜之類的產品,但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目前正展開大量調查,疾病爆發的原因仍然不清楚。「世衛目前並不建議與本次疾病爆發有關的貿易限制。」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表示,目前並無跡象表明受污染的食品運抵加拿大。該機構表示,從歐洲進口的新鮮蔬果佔所有國家進口產品的不到1%。加拿大公共衛生局表示,尚無國民患病的報告,該局正不斷與歐盟同行及世衛保持聯絡。

        食物、環境及動物傳染病中心總監雷辛尼(Mark Eaizenne)表示,不斷獲得歐洲方面對大腸桿菌的實驗室分析報告,這是一種新型大腸桿菌。

        加拿大食品科學家建議,前往歐洲的遊客應留意目前的疾病爆發情況,採取措施防止生病,例如,避免生吃蔬菜、不要飲用不清楚來源的食水,經常洗手,甚至改變行程等。科學家說,2000年安省沃克頓鎮(Walkerton)食水污染,導致7人死亡的大腸桿菌種類為O157:H7,而本次歐洲爆發的菌型為O104。

        安省貴湖大學教授瓦雷納(Prof. Keith Warriner)表示,很難保證這一新型大腸桿菌不會於某個階段在加國出現。

        目前並無針對新型大腸桿菌的疫苗。

        大腸桿菌感染的徵狀包括:腹部痙攣疼痛、噁心、嘔吐、發熱。在這種情況下,病人應大量飲水,並及時去看醫生。

        資料來源:加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