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問題專家克萊蒙學院演講 裴敏新:六四後中間路線成功 |
2009-09-24 (05:28) |
(洛杉磯 )(本報記者呂瑤克萊蒙報道)中國問題專家,前任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中國項目部主任,現任克萊蒙McKenna學院教授裴敏新,22日在波莫那學院發表演講指出,中國從列強欺淩,走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獨立、自主位置,從這一角度的分析,中國共產黨起到重要作用;但未來執政面臨很多挑戰。 裴敏新從歷史上回顧中國共產黨執政過程,表示大躍進造成的饑荒,文化大革命走過的彎路,都給中國造成的極大傷害。回歸經濟發展正軌後的1980年代,也呈現共產黨內部開明派的與保守派的鬥爭。 他認為,鄧小平扮演著雙重角色,經濟上支持市場經濟變化,卻不希望看到政治上的變革。1989年天安門事件,開明與保守似乎都沒有占據上風,介於兩者間的中間路線應證了成功,以鄧小平為首的領導人,試圖證明民主制度可能為中國帶去動蕩,中國也借此全力發展經濟。 裴敏新認為天安門事事件後,中國共產黨從蘇聯的失敗上吸取教訓,確定了經濟成功是執政成功的基礎,認識到蘇聯的失敗正是經濟的失敗。 他指出,比較過去,共產黨員的構成也與過去發生顯著變化,如今70%的黨員是等受過教育的精英層,改變過去由工人占主導的黨性。從現實上分析,黨員目標也不再以實現共產主義為宗旨。 但歷史轉折點天安門事件,同樣為中國共產黨創造挑戰。連續20年的經濟雙位數成長,帶來環境污染,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挑戰;而鄧小平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理論,當下已顯現出社會公平問題;此外,如何遏制貪汙,以及經濟快速增長建立在削減教育、醫療等社會福利基礎上,最終如何彌補,都值得思考。 裴敏新認為,共產黨一直對執政有信心,但對未來也有困惑,對政黨的改變有顧慮,如何在未來60年後繼續成功,一直是中共的思考問題。他認為,一黨制,國家控制的官僚資本主義方向未來應不改變。除以上兩點核心,中共執政應該會很靈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