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計劃有成有敗 節流作法五花八門 亞裔社區學校迎接財政挑戰 |
2009-08-28 (05:23) |
(洛杉磯 )(本報記者陸宜洛杉磯報道)教育經費一再刪減,如何培養出國家未來的棟樑,這個問題讓提供K-12年級的學區教委、家長、到學生自己,都苦笑道「書越來越難唸」,但為了堅持教育品質,學區努力省吃儉用、家長勤做義工、學生賺錢自修,只盼這場經濟寒冬盡快結束。 新學年度開始,估計會被州政府刪減經費5百萬元的聖瑪利諾聯合學區,由於5月好不容易通過每戶每年增加795元地目稅(Parcel Tax)的「E提案」(Measure E),因此教委嚴正表示,其中的4百萬元可由該稅補足,讓學區經費運用可喘口氣。 可是剩下1百萬元的缺額怎麼補足,嚴正指出,在維持「不減少課程、不取消藝文社團、不解散代表校隊」的基本原則下,可能會採取增加班級人數和降低教職員薪資的節流作法;若確定這樣做,每班學生人數將增加5%、約5~7人,而佔總預算3千萬元80%的薪資費用,則希望每人減少1~2%,便可省下上百萬元。 反觀於6月底、同樣進行增加地目稅以拯救學區經費「E提案」公投選舉的羅蘭崗聯合學區,卻未能獲得居民支持通過,使得全體師生得面對1,300萬元預算赤字,因此該學區決定將大部份部門經費刪減近20%、約8百多萬元,當中提供新教師培訓和媒體教材的「專業研究中心」(PRC)整部門撤除、國中輔導顧問裁退、小學合唱團解散,而該學區著名的「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則是大減教職超過50人、才得以省下93萬多元,另外所有小學取消「副校長」一職、改為「學習主任」(Learning Director),且2所學校共用1名。 該學區家長會財務長曹靜永只能用「刻苦」來形容現況,她不捨地指出,自從兒子唸小學四年級、到現在上大一,她參與家長會、為學區服務已有10年經驗,看著學區一步步刪減課程、辭退員工,連兒子都心疼喜愛的學區遭受如此「委屈」。所以她和其他家長們,都有「自救」共識,例如學生到外地參加學術或體運競賽,就幫忙籌措食衣住行等資金,不讓孩童才華因缺乏經費而被抹滅;大家也集合力量,自發性地幫學區做義工,省下聘請員工費用,最重要的是明年將重提「E提案」。 而受影響最深的學生,也正努力地自尋出路,剛從亞凱迪亞高中畢業、將於秋季就讀爾灣加大(UCI)的王瑋婷(Jaclyn Wang),對於學區將有40多位經濟、英文等老師被裁員,職員也會減少70~80名,她相當擔憂學弟妹的學習成效,畢竟老師沒有足夠心力照顧過多學生,除非學生本身積極求學、爭取機會。另外,身為學校舞蹈表演團的她,也很遺憾經費刪減下,舞展無法如同以往規模舉辦、也沒能邀請更多觀眾欣賞。 但較慘的是,將要唸12年級的謝同學,因為家中無法全力支援他上大學、就學貸款也較難申請,只好現在就開始打零工賺錢,以籌足更多學費;陳同學則是所屬高中刪去「先修課程(AP Class)」,他為了節省大學費用,轉而到社區學院先行修習基礎或通識課程,好讓未來順利且快速唸完大學。 值得一提的是,教委嚴正擔心華裔學區發生「現金短缺」問題,因為上級經費若遲遲不發,學校就得動用預備金,但預備金也不夠、發不出薪水時,勢必影響很多教職員家庭,屆時校方為避免教師走上街頭喊罷工,或許得到處借錢、甚至向高利貸開口,最後財務負擔更多,所以他希望聯邦政府一定要盡快伸出援手救教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