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門古稱鹽江口,是香港海峽之一,為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與西面的汲水門相對,分隔香港島和九龍東部。
鯉魚門的名稱除用於海峽本身,海峽兩岸亦有以「鯉魚門」為名的地方,分別為九龍的魔鬼山及酒灣一帶,以及香港島的阿公岩一帶。但是,儘管仍有人對阿公岩一帶稱為鯉魚門,但港島的鯉魚門知名度遠遠不及位於九龍、以海鮮聞名的鯉魚門。
香港島的鯉魚門位於東區阿公岩一帶,曾經是香港防守要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香港保衛戰曾被日軍猛烈攻擊。現時,該處的防衛設施已改建成香港海防博物館,而原有的鯉魚門軍營,其大部份被改建為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博物館與度假村中間則被東區走廊第三期分隔。鯉魚門灣填海後成杏花h現址。
九龍的鯉魚門位於觀塘區魔鬼山及酒灣一帶,為九龍十三鄉、四山之一。該處原有石礦場,但隨著採石業在香港日漸式微,石礦場現已廢棄。現時,該處發展成著名的漁港,並以海鮮聞名。不少外國遊客亦會來臨一嘗香港海鮮小菜的滋味。該處有馬環村、三家村、嶺南新村等村落,組成鯉魚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