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電影《教父》,大家即時會想起馬龍•白蘭度,可見這個角色的經典程度,而《教父》亦成為了他的作表作。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1924年4月3日-2004年7月1日),是一位著名美國電影演員,他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4名。
馬龍•白蘭度中學畢業後,就到紐約一家戲劇學校攻讀表演藝術。他參演的第一部影片為1950年《The Men》,但並未引起人們注意。他真正獲得注視,是從1951年出演《慾望街車》開始,角色令他獲得第一次奧斯卡獎提名。1954年,白蘭度出演一部低成本的影片《岸上風雲》,扮演了一位碼頭搬運工。他將這個角色飾演得有血有肉,使之成為美國中下層工人代表,這一次他贏得奧斯卡金像獎。
就在白蘭度躊躇滿志時,一場電影官司使他變得怪癖孤獨、沉默寡言,成為荷里活最出名的「浪子」。期間,《叛艦喋血記》一片是他的成功之作,但他創辦的電影公司也宣告失敗。1970年,導演哥普拉力邀他出演影片《教父》。這部反映美國黑手黨家族事業的電影一經上映,立刻引起巨大轟動,被稱為是繼《大國民》後最偉大的一部電影作品,影片也創下非凡的票房,他也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隨後,他又出演《巴黎的最後探戈》、《超人》、《現代啟示錄》和《乾燥的白色季節》等電影,均獲好評。進入90年代後,年邁的白蘭度依然演了頗具水準的影片《唐璜德馬科》和《人魔島》,再一次向人們展示了他的高超演技。2004年7月2日,他的律師證實馬龍•白蘭度在7月1日去世,享年80歲。根據UCLA醫學中心批示,死因是肺部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