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革命家 寇比力克  
 
寇比力克13歲時,父親送他一部照相機,他從此對攝影產生興趣。
 
 
史坦利•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1928年7月26日-1999年3月7日),是美國著名電影導演,也是一位多面手,除導演外,他還常常擔任電影製片、剪接、攝影、音效等工作。他在1928年誕生於紐約市最北的Bronx區,祖先是來自奧匈帝國的猶太移民,父親是醫生。1941年,寇比力克13歲時,父親送他一部相機,他從此對攝影產生興趣。

1946年他進入《展望》雜誌社擔任攝影記者,工作十分出色。1950年,他以3800美元的個人積蓄,自編自導並擔任攝影拍攝了一部短紀錄片《拳賽之日》,記錄了拳擊手瓦爾特卡蒂埃參加比賽的經過,完成後以4000美元賣給了雷電華電影公司。同年他辭去《展望》雜誌社的工作,在哥倫比亞大學旁聽,潛心研究文學著作,並在現代藝術博物館細心觀摩經典影片,努力提升電影藝術素養。

寇比力克擔任導演期間拍過多部電影,《一樹梨花壓海棠》、《發條橙》、《閃靈》、《光榮之路》都是他的代表作。若要選一套在觀眾心目中最經典的電影,相信一定是1968年自編自導的科幻片經典《2001年太空漫遊》,電影以目眩神迷的視覺效果和音樂的原創性,締造一場電影革命,影響了以後導演的拍攝手法,也助寇比力克的事業登上巔峰。

寇比力克的電影主題多為犯罪和暴力,而且有反當權派的傾向,每每受到爭議,影評亦呈現兩極化。他一生共入圍十四項奧斯卡獎,贏得八項,但是卻從未抱走最佳導演獎。他蟄伏多年才於1996年開拍情色驚悚片《大開眼戒》,電影拍畢後,他於1999年3月7日被人發現於自宅死亡,享年70歲。
 
     
 
 
     
 
 
     
   
 
( 暫時沒有回應 )
[更多專題]
[更多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