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有餘村」市區最後一條圍村  
 
衙前圍村曾有圍牆繞着全村,並建有瞭望台、護城河,更有兩座大炮保衞圍村,惜圍牆在二次大戰及日治時期被拆,護城河亦被填平。
 
 
  衙前圍村建於宋代,至今有逾六百年歷史,原有約一百二十間村屋,見證香港由宋朝至今的變遷。這條市區最後一條圍村,被當局早前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

  2012年10月15日,市建局正式收回村落,隨後會進行考古挖掘,並作重建發展。衙前圍村又名「慶有餘村」,代表「滿溢的繁榮及興旺」,全村本有逾一百間村屋,但現時十室九空。

  衙前圍村曾有圍牆繞着全村,並建有瞭望台、護城河,更有兩座大炮保衞圍村,惜圍牆在二次大戰及日治時期被拆,護城河亦被填平。衙前圍村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是個古物寶藏,一直有傳言,村內地下埋藏不少文物,例如當年鎮守村口的大炮,有指可能埋在村口附近地底,市建局完成收地後,便會進行地下考古,希望能掘出這些文物,以保留圍村的歷史價值。

  市建局會保留「圍村三寶」之稱的門樓、「慶有餘」牌匾及天后宮,發展成保育公園,兩旁則發展住宅物業,預計最快可於2018年落成。
 
     
 
 
     
 
 
     
   
 
( 暫時沒有回應 )
[更多專題]
[更多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