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在香江  
 
瀝源村與沙田農田。
 
 
  早年於五、六十年代,在新界郊區到處可見農田,最主要地區為元朗、錦田一帶。到八十年代香港經濟發展迅速,及在1998年中國內地農產品可無限額地大量輸入本港,香港農業式微。直到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濟低迷,以往作為經濟支柱的零售業、旅遊業、服務業、金融業以及房地產業等,齊受打擊,香港土地的供應不再那樣緊張、亦有人開始轉業入有機耕種這個行業,加上香港人環保意識增加,對食物安全更加關注,故逐漸有人提倡復興農業,以復興本港經濟。 根據香港漁護署的資料,在 2002 年香港有 1,560 個菜農,他們平均的耕地面積有 4.2 斗種(約 30,492 平方呎)。在 2001 年,他們平均每日生產 76 公噸的蔬菜,供應全港蔬菜消耗量的 5% 1(其餘 85% 由中國入口, 7% 美國, 3% 澳洲)。
 
     
 
 
     
 
 
     
   
 
( 暫時沒有回應 )
[更多專題]
[更多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