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街邊檔  
 
小朋友們最愛到攤檔「覓食」。(攝於1974年)
 
 
街邊檔口早於1880年代已出現,經營時間甚長,通常日以繼夜。雖然當時已有大牌檔出現,但街邊小檔仍甚具吸引力。大牌檔同屬街頭擺賣的,但領有政府牌照而擁有比小販更大面積的擺賣地方。熟食小販檔通常會集中擺賣,漸漸形成市民集中搵食的「為食街」。

最早期的「為食街」位處中環士丹利街與嘉咸街交界,街內有多個售賣早、午、晚餐、宵夜和糖水的熟食小販檔。50、60年代最為蓬勃。至1970年代開始,政府為整頓市容,重新規劃城市,開始抑止街邊攤檔阻街情況,至1997年回歸後,政府因為路邊擺賣食物衍生衛生問題而大力打擊這些無牌小販,令街邊小販的數目驟然回落。

近年,小販數目已大不如前,有能力的小販們紛紛轉戰入店。而經營小吃的店舖越開越多,而且多集中於一處經營,如旺角的花園街、油麻地的廟街等都有大量的街頭小食店。
 
     
 
 
     
 
 
     
   
 
( 共有1個回應 )
[更多專題]
[更多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