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丸之地的香港,遠至五千年前已有人聚居,有歷史學家指,自古以來旺角都是最多人居住的地方,而且埋藏大量文物。
旺角是香港其中一處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根據1819年的「新安縣志」描述,旺角古時稱為「芒角」,英文譯名「Mong Kok」,稱即「芒角」的譯音,當時約有200人聚居,以客家村民為主,至1918年驟增至5000人。「芒角」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當年此地芒草叢生,加上地形似一隻牛角伸入海,故稱芒角嘴,而附近村落取名芒角村,即今日的弼街、通菜街、花園街一帶,當時的村民以務農和飼養牲畜維生。在港英政府管治下,旺角陸續填海,積水的菜田也陸續填平,開始發展洗衣及染布等輕工業;上世紀30年代,芒角改名旺角,取其興旺之意。
研究香港歴史多年的吳昊表示,清朝時期香港有5000多居民,其中九龍的人口主要集中旺角及深水埗臨海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