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街──百年歷史 最長石級街道  
 
樓梯街(Ladder Street)位於香港上環,始見於香港開埠初期,是一條以樓梯為主的街道。(攝於1965年)
 
 
香港有兩條古老街道獲建議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其一是砵甸乍街(俗稱石板街),另一是樓梯街。根據古蹟辦資料,1856年的地圖已記載了Ladder Street之名。

樓梯街(Ladder Street)位於香港上環,始見於香港開埠初期,是一條以樓梯為主的街道。除了荷李活道以南,文武廟旁邊一小段可供車輛駛進四方街外,其餘各段皆為石級。此街道在1841年至1850年間興建,有超過160年歷史,現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樓梯街由皇后大道中起,沿山勢而上,經過摩羅街、荷李活道、四方街、必列者士街及裕林臺,直至堅道止,全長350米。不少電影、電視劇集曾在此取景。

樓梯街原本由花崗石鋪成,歷經百多年歷史,現時大部分已鋪上混凝土,亦更換了新型鐵欄,但不少歷史痕跡亦能清晰可看,例如舊式護土牆、樹牆及街道旁的護欄等。樓梯街與荷李活道交界的文武廟,和在必列者士街的基督教青年會會所,皆被政府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樓梯街旁的文武廟在1847年已建成,奉祀文昌和關帝,同時作為華人議事和排難解紛的地方,故樓梯街應是華人組織為方便華人前往文武廟而建。
 
     
 
 
     
 
 
     
   
 
( 暫時沒有回應 )
[更多專題]
[更多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