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突然急增,市民為解決居住問題而令寮屋湧現,一個個寮屋區和寮屋村逐漸形成。這些寮屋大多建在鄉郊、市區邊陲或建築物的屋頂上,由市民自行搭建,故缺乏水電供應、污水處理、公共照明等基本設施,生活環境惡劣。
黑社會組織更會從寮屋興建過程中謀利,使寮屋區成為罪惡溫床。另外,寮屋所用的建屋物料以木材為主,一旦發生火警,便會釀成大災難,一九五三年的石硤尾寮屋區大火就是一例。
近年,當市區最大的寮屋區──大墈村清拆後,很多人以為香港再沒有寮屋區,事實不然,觀塘東隧出口附近的茶果嶺村、距離茶果嶺村不遠的鯉魚門、薄扶林、深井、元朗及上水等地仍有寮屋存在,而寮屋就如美女臉上的一道疤痕,對豪宅林立的香港來說,實是一大諷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