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前還是現在,對於地少人多的香港來說,住屋總是一大問題。過去因為人口突然急增,政府又未有相應的房屋政策應對,導致寮屋「遍地開花」的情況出現。
所謂「寮屋」,是指在政府或私人土地上非法興建的臨時房屋。事實上,寮屋由來已久,但在四十年代末,香港人口急劇增加,寮屋問題才廣為人注意。
二次大戰結束後,不少香港居民從內地返港定居,而內地居民亦乘戰後和平來港尋找機會,再加上國共內戰令大量難民湧入香港,令香港在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五○年間,人口由六十多萬迅速增至二百多萬!住屋需求急增,當時香港政府又未有相應的公營房屋計劃應對,市民便在市區邊緣和山邊建造木屋或鐵皮屋居住,令寮屋的數目急速增長,一個個寮屋區相繼出現,同時亦衍生出很多民生和治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