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級歷史建築──雷生春
2008年,雷生春成為首批「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下的7 幢建築物之一。2009年香港政府宣佈,將雷生春發展為浸大中醫藥保健中心,設有5間診症室、1間售賣中藥及涼茶的店鋪、展覽場地和一間屋頂草藥花園。整項活化計畫建設成本約2480萬元,料2012年初投入服務。 活化後的雷生春,將提供內科,骨傷及跌打科,推拿科和針灸科的中醫門診服務,並會定期舉辦義診,為區內弱勢社群服務。
「雷生春」位於九龍荔枝角道及塘尾道交界,屬於典型的唐樓,但同時亦具有古典意大利建築特色,為九巴創辦人之一的雷亮先生所建。
雷氏(又名雷鴻維)出生於廣東台山,自遷居香港後,一直經營運輸及出入口貿易生意,並於一九九三年創辦九龍汽車有限公司。
「雷生春」約於一九三一年落成,底層為一間名為「雷生春」的跌打葯店,其上各層則用作雷氏家庭成員的住所。「雷生春」的名字源於一對對聯,寓意該舖生產的葯品能妙手回春。當時,「雷生春」葯品廣受坊間歡迎,並且行銷海外。
雷亮先生於一九四四年逝世,「雷生春」亦於數年後結業。建築物其後曾用作商住及出租作洋服店等用途。二○○○年,雷氏家族向古物古蹟辦事處提出慷慨捐贈「雷生春」予政府的建議,並於二○○三年十月正式將建築物移交政府。
雷氏第三代後人雷賢達解釋:「無條件捐出雷生春,主要是因為家人覺得雷生春記載了大量家族回憶,不捨得將它拆卸或出售。」家人希望保留大宅,但力量有限,故把物業捐贈予政府,以發展為新的文物旅遊景點,讓雷生春的名字能一直流傳下去。
「雷生春」設計糅合中西建築風格,既以西方新古典主義的方形框架及欄杆作點綴,又糅合本地建築特色,設有寬闊的走廊及石牌匾。單從僅存的門樓及欄杆紋飾的細緻程度來看,便知主人翁之講究。
二○○八年,雷生春成為首批「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下的七幢建築物之一。
二○○九年香港政府宣佈,將雷生春發展為浸大中醫藥保健中心,設有五間診症室、一間售賣中藥及涼茶的店鋪、展覽場地和一間屋頂草藥花園。整項活化計畫建設成本約二千四百八十萬元,料二○一二年初投入服務。活化後的雷生春,將提供內科,骨傷及跌打科,推拿科和針灸科的中醫門診服務,並會定期舉辦義診,為區內弱勢社群服務。
( 共有1個回應 )
讀者回應:
雷生春 2011
2011-01-12 12:45
After viewing the photos, I found that the existing building in only part the rest of the building, I should be grateful if someone could find the whole building so that we could konw more about 雷生春.
共1則
1
回應
名 稱:
回應內容
驗證碼:
[更多專題]
大丸煤氣爆炸事件
鬼馬歌后 仙杜拉
純真歲月 鄧紫棋
黃淑儀 當家花旦回到年輕時
廉政公署:葛柏案
一代馬王 「靚蝦王」
[更多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