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辭世七週年  
 
梅艷芳(Anita Mui Yim-fong)憑著沉厚聲線以一首輕快的《風的季節》壓倒了其餘十三位參賽者,奪得全港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圖為當年演唱時的珍貴畫面。1982/07/19,星島晚報
 
 
梅艷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2003年12月30日去世。在短短40年的生命當中,有36年都奉獻了給舞台,被稱為「樂壇大姐大」。而其百變的形象,也令她有「百變天后」的美譽。梅艷芳與張國榮、譚詠麟和陳百強四人,被認為是香港80年代的粵語歌的文化象徵。同時,她培養了多位歌手成為巨星(如:草蜢、許志安、何韻詩),也被尊稱為「梅姐」。

梅艷芳從4歲開始跟隨母親登台演出,曾在荔園和一些酒廊歌廳演出。因為當時歌手不被尊重,因此朋友不多,童年不算愉快。在18歲的時候,無線電視和華星唱片合辦「第一屆新秀歌唱比賽」,梅艷芳翻唱徐小鳳名曲《風的季節》,引起評委的一致好評。她出版的第一張唱片《赤色梅艷芳》即獲得了5張白金唱片的銷量,1985年,她更成為最年輕的紅館個唱女歌手,連開15場,奠定天后地位。

除了演藝事業外,梅艷芳也積極參加公益活動,曾擔任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為劉嘉玲裸照風波發起遊行;而她也成立了「梅艷芳四海一心基金會」,在身後依然造福社會;並曾經擔任樂施會的「樂施大使」。

她最後一次組織的公益活動是2003年,當年SARS在香港爆發,梅艷芳組織《1:99音樂會》,號召藝人演出為SARS病人籌款。在音樂會結束後的9月份,梅艷芳公開自己患上子宮頸癌,在醫生反對的情況下,抱病舉行演唱會,並在演唱會上穿上婚紗,完成自己「嫁給舞台」的心願。同年12月30日,因癌細胞擴散而辭世。

在她辭世後,特首董建華、中聯辦副主任李剛和學運領袖吾爾開希都以致送花圈或到靈堂致祭的方式為她送行。
 
     
 
 
     
 
 
     
   
 
( 暫時沒有回應 )
[更多專題]
[更多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