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在維園  
 
小孩子愛玩蠟燭多過燈籠。(1991年9月23日)
 
 
一年容易又中秋。中國人重視這個團團圓圓的日子,總會一家人過。而擁有大片草地和球場的維多利亞公園(維園),多年來都成為中秋節享受天倫之樂的好地方。

從六十年代至今,每逢中秋佳節和追月夜,維園的草地、屋村的公園例必人頭湧湧。不少家庭扶老攜幼帶備燈籠、月餅、芋頭及時果在維園草地席地而坐,欣賞月色。情侶們和小孩子更會在月餅罐內點起蠟燭,砌出各式各樣的圖案,令維園在中秋之夜,燭光處處。

從前的中秋氣氛好像特別濃厚,佳節前後不少公眾場所已掛滿燈籠,文具店搬來一箱又一箱的紅蠟燭和林林總總的燈籠。當晚吃了飯後,人們便帶同月餅等到公園閒聊賞月。在中秋日,小孩子們也許沒有甚麼好玩的,總會聚起來一起燒燒蠟燭。而不知何時開始,「煲蠟」成為中秋的「餘興節目」,在人潮消散時,總是「火頭」處處,而這項「玩意」更成了不少人的童年回憶。皆因政府於2003年已立法禁止「煲蠟」等危險行為,免生意外。取而代之,電燈籠、螢光棒和螢光圈便成為一眾小朋友的新玩意。

隨著時代的變遷,維園的中秋活動也變得多元化,人們到維園已不再只是席地而坐賞月和點點蠟燭,還有新興的猜燈謎活動、歌舞表演和形形色色的巨型燈籠可供欣賞。
 
     
 
 
     
 
 
     
   
 
( 暫時沒有回應 )
[更多專題]
[更多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