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完成深潛實驗後,今日返回青島,但有可能於明年4至5月到中國南海海域執行南海深部計劃。
蛟龍號海試總指揮劉峰表示,南海深部計畫需要做精確調查,明年蛟龍號有望搭載一到兩名科學家下到海底,進行觀察並有甄別地取樣。南海深部計畫是以南海深海過程演變為核心的大型研究計劃,由洋盆形成、沉積響應和生物地球化學三大方面組成。計劃從現代過程和地質記錄入手,解剖南海的深海過程及其演變,再造邊緣海的生命史。
蛟龍號完成全部海試任務後,將進入為期3至4年的試驗性應用階段,任務內容將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同時利用3年時間練兵,等新工作母船造出來後,再將工作全面鋪開。
將會於明年4至5月,在南海執行科學計劃,但仍然有待國家部門批准。下一步將會重新展開4500米載人深潛的試驗,預計明年底可以完成研製載人艙,整個深潛器項目預料於2018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