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也食鯊魚扒」 多市鮑翅批發商為華人食趐辯護
2011-06-11 (05:13)
(多倫多 )(本報記者)多倫多市議員狄比米卡(Glenn De Baeremaeker)有意仿效安省的賓福特市(Brantford),計劃在多倫多市議會提出禁止售賣魚翅的動議。在加國從事鮑參翅肚批發生意逾十八年的林一匡憤憤不平地表示,世界各國人士都在吃鯊魚,西方人吃鯊魚扒可免受指責,但中國人吃鯊魚骨、鯊魚鰭就要背負濫殺鯊魚的黑鍋。

        一直以來有環保人士和外國傳媒指責由於中國人喜歡食魚翅,導致漁民大量撈捕鯊魚,而且更有漁民更使用只割取魚鰭便將鯊魚扔回海中,任由牠們自生自滅的殘酷捕魚手法,林一匡指這些說法只是一些有心人用以偏概全的手法抹黑中國人。

        林一匡指出,嚴格來說,任何食鮪魚(Tuna,金槍魚)的人,其實亦是間接捕殺鯊魚,原因是鯊魚最喜歡食金槍魚,有金槍魚出現的水域,鯊魚亦會跟隨而至。而捕金槍魚的魚拖是三重排鉤,在水中拖行來撈捕金槍魚。當金槍魚被鋼鉤勾中流血時,更令鯊魚蜂擁而上。因此每10噸漁獲中,便有3噸是鯊魚。

        林一匡稱,中國人食魚翅的傳統,主要因為古代中國十分貧窮,人民「搵食艱難」,在南方海邊生活的窮人,見到漁民捕到鯊魚後,將魚翅割下丟棄在一旁,他們無錢買魚肉吃,唯有撿拾鯊魚骨、翅煮湯。魚翅後來才漸漸變成富人桌上的名貴菜式。

        加人大量捕捉狗仔鯊魚

        他強調,外國人及環保分子指責中國人食魚翅引起人類濫殺鯊魚,事實上德國、西班牙、葡萄牙、北歐及北美的人士都十分喜歡吃鯊魚扒,在斯里蘭卡家家戶戶都食鹽滷鯊魚扒。加拿大漁民每年捕足大量狗仔鯊魚(Dog Fish),將魚肉製成魚扒,小翅出口作勾仔翅。泰國名菜煲仔翅的主要材料就是上述的勾仔翅。

        林一匡稱,每年在西班牙都有一次鯊魚大拍賣,只不過是外國人食魚肉,中國人食魚骨。他質疑世界各國人民都在食鯊魚,為甚麼中國人只食魚翅便要負上濫殺鯊魚的黑鍋?

        至於有指人類濫殺鯊魚會使鯊魚絕種,林一匡認為這是不正確的,鯊魚繁殖可分卵生、卵胎生及胎生3種,大部分大型鯊魚是卵生,並且是海洋生物鏈的下層生物,每年繁殖量十分大,按現時的捕捉量,並沒有明顯證據顯示鯊魚會絕種。

        各取所需

        其實世界各國都有一條不成文規定,凡是販賣鯊魚肉、魚翅產品的,都必需要整條鯊魚出售,有規模的海產商都十分明白。例如在西班牙每年的鯊魚拍賣會,是以整條鯊魚來叫價拍賣。林一匡不憤地指出,當商人買到整條鯊魚後再分銷出去,大家見到中國人取走魚翅,便指責因中國人喜食魚翅而引至世人濫殺鯊魚。他指其實這是各取所需。

        此外,又有人指責漁民捕捉到鯊魚後,只將鯊魚鰭割下,便將鯊魚扔回海中,令鯊魚慢慢痛苦地死亡,是一種不負責任及十分殘酷的做法。林一匡承認有些小國窮鄉僻壤的地方可能有這種情況,因為他們捕捉到鯊魚後因設備不足,沒法將魚肉加工及運到外國市場,最容易辦法是將魚翅割下,曬乾等人收購,魚身則扔回水中。但如果是大型漁船,漁民要避免犯法,一定會以整條魚方式出售,因為在經濟觀點上,鯊魚每一部分都能賣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