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文等呼籲捐贈臍帶血
2011-06-10 (05:29)
(三藩市 )(本報記者謝玨三藩市報道)由於捐贈人數少,捐贈意識不強,亞裔在尋求臍帶血匹配的時候,只有10%-20%的機會成功。為此,市參事朱嘉文,潘貞瑋基金會(Joanne Pang Foundation)負責人以及東華醫院代表聯合召開記者會,呼籲亞裔多多加入臍帶血捐贈的行列。

        胎盤和臍帶原本在胎兒出生後是作為廢物扔掉的,而臍帶血採集是在胎盤、臍帶與母體和胎兒完全分離後進行的,也不需要進行麻醉,因此對母親和孩子沒有任何副作用,採集過程也無疼痛。臍帶血中含有大量的幹細胞,而幹細胞是人體的主要細胞。臍帶血可以用來治療白血病、淋巴瘤、以及惡性貧血的血液病等超過70種疾病,醫用價值極高。

        在孕婦分娩後,臍帶血才被採集,在採集過程中,始終以母親和嬰兒的健康和安全為前提。而採集的臍帶血則會被儲存在公共臍帶血血庫中,如果病人需要移植,其醫生將在血庫中為其搜尋匹配的臍帶血或骨髓。一旦找到最佳匹配,臍帶血將被直接植入病患的的血液中,從而使健康的血細胞替代受損的血細胞,修復病人的免疫系統。並且,這一移植過程可以在24小時內完成。

        潘貞瑋基金會主席Sally Brien Holper表示,在美國,35%的臍帶血用於少數族裔,因而他們鼓勵孕婦多多捐獻。在這之中,亞裔病患尋求臍帶血匹配的成功概率僅為10%-20%,遠遠低於白人的70%-80%。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並非亞裔發病率高,而是亞裔在臍帶血的捐獻方面不夠積極,使得儲存量遠遠少於需求量。

        朱嘉文表示,臍帶血捐贈的信息需要在亞裔社區普及,亞裔需要瞭解他們能如何地幫助到患病。參與潘貞瑋基金會的臍帶血捐贈計劃,不需要繳納額外費用,同時可以為他人提供幫助,甚至救人性命,是一種善舉。

        東華醫院鄺健富醫生表示,東華醫院將配合此次臍帶血計劃的宣傳,在社區內展開授課和教育計劃,希望使臍帶血捐贈的概念在社區以及醫護人員中得到普及。

        記者採訪了兩位華裔母親,其中一位在分娩時保存了臍帶血,并儲存在血庫,僅為自己孩子用,這樣的終生儲存每年需要交數百元費用。而另一位母親則因不清楚捐獻事宜,又認為儲存於血庫上交的費用過於昂貴而未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