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香港需要以新思維開發新的土地資源。在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以騰出土地,都是值得研究和討論的方案。
曾蔭權在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今日陪同下乘坐直升機,在本港上空視察七處可作填海和兩處可發展岩洞的地點,再到西區參觀已於岩洞內重置的薄扶林配水庫。
曾蔭權表示,香港須開發土地資源,應付房屋及產業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香港面積有限,而公眾對大自然和文物保育日益關注,對市區的發展密度、通風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加上收地、賠償、清拆發展新界用地遇到不少問題,香港實在需要以新思維開發新的土地資源。在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以騰出土地,都是值得研究和討論的方案。
曾蔭權知悉,填海亦有助解決剩餘公眾填料的問題。相比將剩餘的公眾填料運往內地,填海可提供一個更環保、可靠及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法。
填海一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提供土地供香港發展。但是,自保護海港條例在1997年生效及2004年有關終審法院判決後,香港填海面積便大幅減少。1985年至2004年期間,即使不計算赤角和西九龍的填海面積,每年平均填海約120公頃,去年則減少至只有1公頃。
由於保護海港條例不適用於維港以外的海域,所以維港以外適度填海以增加土地供應,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土木工程拓展署將於下月委託顧問研究,選取適合填海及發展岩洞各約二十處地點。一連串公眾參與活動會於今年第三季展開,諮詢公眾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