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安全中心今日公布4月份食物安全報告。中心完成約6900個食物樣本檢測,結果顯示17個樣本不合格,整體合格率為99.8%。
中心發言人表示,中心對約2100個食物樣本進行化學檢測,約700個作微生物檢測,而另外約4000個樣本作輻射水平檢測。17個不合格樣本中,一個鮮豬肉樣本的檢測結果已於5月19日公布。
中心完成約2400個新鮮蔬菜、水果、豆類、醃製蔬菜及涼果、乾菜和即食蔬菜樣本的微生物、化學及輻射水平檢測。一個甘筍樣本被檢出金屬雜質鎘,含量為百萬分之零點一八,超出法定標準的百萬分之零點一。
中心又完成約300個新鮮在約300個新鮮、冰鮮及冷藏的豬、牛等肉類及家禽、在食肆出售的即食肉類和家禽菜式,以及該類原材料的製品,例如臘味、香腸及火腿等樣本,作微生物、化學及輻射水平檢測。除了5月19日公布的一個鮮豬肉樣本含有不可在新鮮、冰鮮及冷藏肉類中使用的防腐劑二氧化硫外,其餘全部合格。
其他不合格的食物樣本,包括一個冷藏蟶子肉樣本被檢出金屬雜質鎘,含量為百萬分之二點一七。而在一批首次進口的冰凍甜點中,發現兩種口味共14個樣本不合格,顯示衛生情況的大腸菌群含量介乎每克含一百二十個至一千三百個,超出法定標準的每克大腸菌群含量一百個。
食物安全中心已跟進所有不合格的樣本,包括要求有關店鋪停售及銷毀有問題食品、再抽取樣本化驗,並向有關販商發出警告信。如有足夠證據,中心會提出檢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