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 )(本報記者杜幗睿紐約報道 )市長彭博「後到先走」(Last Come First Out)裁減教師提議,近日惹來城中熱論,也成為昨(4日)教師聯合工會年度春宴上,觥籌間議論的話題。
一位不願具名的華裔年輕女教師表示,市長要裁減年輕教師的提議,讓她十分失望。「我進修了7年才拿到學位,現在剛開始教書一年就要我走人?我們是新人,但不代表我們對這一份職業的熱情就少於舊教師!」她坦言,有些老師都已經「老得走不動」了,很懷疑他們還能給到學生什麼。
入行一年,卻讓這位教師對現行的教育體制充滿懷疑。她認為,一方面不斷增加學生,一方面又要裁減老師,最終犧牲的還是教育質量。另外,「教師工會現在是吵得很大聲去反對裁員,但他們是不是真的在幫助我們這些年輕的老師?」可見,這沸沸揚揚的新舊教師去留之爭,已讓教師工會內部猜忌漸生。
但是,並不是每一位老師都面臨著被「炒魷」的危機。來自94小學的一位黃姓老師表示,因為學校正在推廣中英雙語教育,而自己是專門教中文,屬特殊科目的教師,所以不會在裁減之列。但有著十多年工齡的她,也為新教師抱打不平,認為即使要裁員,也要用公平的方法來進行。
但怎樣才算公平?黃老師對這問題顯得較為猶豫。「有人說要按教師表現好壞,但我覺得這會讓學校變得過於『商業化』。」無論按誰的評分來決定表現,黃老師都認為不妥,「因為有些好的老師,未必懂得與校長、學生或家長打交道。」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場新舊紛爭純粹是「挑撥離間」。曾在124小學教書的退休教師崔麗梨表示,市長「後到先走」的提議,無端地讓教師間掀起了矛盾。但其實,一間學校裡必須同時有著年老和年輕的老師,因為這是「傳授教育技巧」所需要的。
崔麗梨還認為,原來的教育體系運作良好——由校長來評判教師的成績,有不滿者便到教師工會投訴。但是現在,有不少校長是「空降兵」,從來沒有過教書經驗,這讓大家如何信服他們的判斷?
市主計長劉醇逸3日也表示,在教育改革方面,他支持州長柯謨,應出台更加完善的評價制度,而不是市長彭博建議的「後到先走」。日前熱議的裁減教師和關閉老人中心,都是劉醇逸積極反對的。手心手背都不能割捨,那麼市主計長對平衡預算又有何新策?
劉醇逸昨(4日)表示,紐約市不需要靠裁減老師和關閉老人中心,來填補赤字。要省錢,市政府多的是不必要的開支。像《每日新聞》4日報道的,市府更新911系統,原計劃花費2億8000萬之多,但因為市主計長的多次拒絕,花費一再刪減至最終的9400萬。看來,省錢的門道還是有多種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