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號大樓下月啟用 意義重大 時報廣場30年重建工程終結束 |
2010-12-06 (05:11) |
(紐約 )(紐約時報訊)哥倫比亞大學房地產財務教授莎加林(Lynne B. Sagalynn)說:「人們常說,紐約無法再修建大型項目了,但是,時報廣場說明了,一個城市如何可以進行大規模設想,並將其付諸實施。」她還說:「可能需要10或20年才能讓整個設想成為現實,但是那在這裡發生了。」 成功是顯而易見的,犯罪率比以往妓女、毒販遍布街頭的時代降低了許多,自1993年以來,遊客數量增加了74%,去年達到約3650萬人次,而百老匯歌劇的觀看人次也達到接近1200萬。 摩根.史丹利、Allianz Global Investers公司、Viacom公司以及Conde Nast公司現在都在那裡安家落戶。零售商支付的租金達到每平方呎1400元,僅次於第5大道和麥迪遜大道的地段。另外,在1979年,時報廣場的許多廣告牌都是空白一片,但是現在,這裡到處是變幻的屏幕,為金融機構、汽車製造商以及時尚公司作廣告。時報廣場1號的黃金寶地,租金更是達到每年400萬元的天價。 時報廣場的重建工程開始於1980年,在經歷了多年的投訴和不成功的開始後,當時的市長郭德華和州官員們聯合宣布,迎來復興時報廣場的時代。 但是,由於新時報廣場的開發商和租戶得到許多稅務優惠,引起外界批評並引發諸多訴訟。等州府終於平息了47起反對此工程的訴訟,美國又進入了1991年的經濟衰退期。次年,當時的州長老柯謨首次沒有在《州情咨文》中提到時報廣場。後來是迪士尼公司的進駐幫助扭轉了局勢,再後來,經濟復蘇,更多電影院沿42街北部發展起來。Douglas Durst公司修建了時報廣場4號的Conde Nast大樓,隨後樹立的包括路透社大樓、Ernst & Young大樓。 而時報廣場1號更是不得不提,每年新年夜的水晶球就是從這座大樓樓頂降落,現在這也是全世界最昂貴的廣告區,這座大樓1997年以1億1000萬元售出,價格是其1995年法拍後價格的4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