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留意零售商是否獲授權代理 便宜莫貪 華人手機詐騙案激增
2010-08-19 (05:27)
(三藩市 )(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手機已成為日常生活必備品,尤其是新款智能手機層出不窮備受消費者追捧,但同時針對華人的手機交易詐騙個案今年卻出現明顯上升。消費者權益組織「消費者行動」今年以來已接到超過40宗相關投訴,該組織代表張毓潔提醒說:「如果看到大幅優惠廣告,例如退款300元、免費贈送最新款智能手機時,消費者可要打起精神了。」

         不法商人的欺騙手法雖然多種多樣,但有一點不變的是,都利用消費者喜歡大優惠、高折扣的心理。張毓潔昨日向本報指出,在今年收到的各宗投訴個案中,受害者多為不諳英語的華裔新移民和一些長者,而大部分涉嫌詐騙者多數不是幾家主要通訊公司的授權代理商。

        不懂英語易吃虧

         她續說,不法者的詐騙手法主要包括:查詢並得到客戶的私人資料,包括其姓名、住址、駕照、社安卡(俗稱工卡)或信用卡等,可能令客戶遭受身份盜竊困擾,或遭他人冒名開設手機賬戶。據她介紹,有的商家暗中換包,讓消費者拿回家的是一些低價位手機,也有商家冒用消費者身份開戶,但將支付帳單的責任留給消費者。當違法者利用消費者名義所開辦的手機作案時,遭受詐騙的消費者還可能面對因提早解約而被罰、信貸記錄被抹黑,甚至因詐騙而被司法部門控訴等損失。

         張毓潔舉例說,該組織接到過一例典型詐騙案,有一位顧客在不法商人買手機有高額回扣的承諾下,動員了10多親友改換新的手機合約,誰知道開戶之後,曾獲承諾的退款遲遲收不到,等這些居民發現不妥而到店鋪查詢時,才發現人去鋪空,之前簽下的兩年手機合約依然生效。張毓潔表示,該組織已經將一些情節嚴重的詐騙案轉交至地檢署負責跟進並起訴。

        隱性欺詐莫忽略

         事實上,有一些隱性的欺詐行為同樣值得大家的關注。例如,有合約商為了挽留一些合約即將到期的顧客,以免費贈送最新款的手機來吸引用戶續約,用戶後來才發現要補交續約費和獲贈手機的稅金,並且要升級簽定短訊功能,合約期間要多花不少錢。

         也有商戶在幫助開通手機網絡功能時,沒有向用戶詳細解釋數據服務要加收服務費的規定。居民余女士向記者投訴說,曾為孩子開通了一部手機後,等接到第一個月的帳單,才發現月費高達800多元,她馬上到店鋪一再懇請,職員才肯幫她以接受上網服務三個月為代價,把帳單減去400多元。

         更有不良經銷商用消費者的資料冒稱是美國政府的郵政局員工,為消費者申請郵政員工特許的折扣優惠。這種消費者事先毫不知情的詐騙事件,往往會導致消費者事後被倒追帳單的差額,甚至可能受到司法部門控告等。

        多留心合約細則

         要保障個人權益,消費者在開訂手機服務或新賬戶時,要多加留心合約細則,而且最好去一些為人所熟識或信譽良好的商店購買,留意店鋪是否獲得電訊公司授權的代理。消費者行動組織還提醒說,若商店提醒「收到手機後不要拆封就帶回商店由店員拆封」,應該提高警覺,並嚴防個人資料外洩,降低被詐騙或身份遭盜用的風險等。

         若消費者要投訴,可致電訂有合約的電訊公司直接投訴,求助無果時可將投訴送達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網址為:www.cpuc.ca.gov或免費熱線:1-800-649-7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