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剛指人民幣可成為國際貨幣 |
2010-07-04 (16:27) |
香港金融管理局前總裁任志剛認為,近幾年的世界經濟狀況、美元與歐羅元急劇波動均表明,僅靠「兩條腿」支撐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既不健康,也不穩定,因此需要「第三條腿」,人民幣最有潛力成為「第三條腿」,但「路途漫長」。他又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有「一國兩制」的優勢,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最終成為「第三條腿」的最理想場地。 任志剛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存在結構不穩定的問題,原因是美元和歐羅這「兩條支撐腿」的國際信心不足。歐美各國的經濟現狀不容樂觀,債務高企,而持續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也嚴重打擊了市場對歐美經濟前景的信心。 他指出,「第三條腿」可穩定信心,可以使用超主權貨幣如亞元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也可以用主權貨幣。其中,特別提款權已經存在很久了,沒有太多人用。而鋻於歐羅的發展經驗,因此對亞元也會有所保留,他相信主權貨幣的可能性比較高。 任志剛認為,主權貨幣中人民幣最有潛力成為「第三條腿」,因為中國經濟量大,經濟持續平穩增長,加上過去20多年一直執行很好的宏觀經濟政策,市場對人民幣很有信心。 他續說,要成為「第三條腿」,人民幣需好好準備,並實現國際化。央行上月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並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以及近年來與其他國家進行貨幣互換等措施,都表明國家正一步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不過,他指出,過去十多年的兩場金融風暴表明,開放的金融市場包含風險,因此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需要在可控、主動的前提下,一步步小心地推進。 他認為,人民幣要走向國際化,成為國際貨幣體系的「第三條腿」需要很多年時間,並要滿足五個條件:第一是經濟總量必須與美國和歐羅區旗鼓相當,以2009年為例,中國以國內生產總值接近5萬億美元,而美歐則超過14萬億美元。 其次,繼續執行有效的宏觀經濟政策,從而保證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第三、人民幣實現可自由兌換。第四、成熟而有深度的人民幣金融投資市場。最後,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 身為前金管局總裁的任志剛大力推薦香港,認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擁有自由的市場環境,同時具有「一國兩制」的優勢,可以充分發展香港人民幣離岸業務,幫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他補充,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有待深化推廣,只要處理好人民幣離岸市場與在岸市場的關係,離岸業務對在岸市場的衝擊就是可控的。 任志剛又就發展香港人民幣離岸業務提出3點建議:一是建立起聯繫兩個市場的機制,並確保這個機制能密切監控離岸業務對在岸市場的衝擊,確保風險管理措施能在必要時迅速啟動;二是建立連接兩個市場銀行間清算系統的通道,並將其作為人民幣有序透明流動的渠道;三是在可控的前提下,讓香港自己規管人民幣離岸業務,放寬目前實行的人民幣兌換限制,提高人民幣業務量。 他透露,近期香港與內地之間的清算協議將進行修改,或會有助於拓展香港的人民幣產品,如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等。 新華社記者形容,任志剛於1993年參與創建香港金管局,並出任總裁,在處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揚名世界金融界。去年9月退休後出任中國人民銀行下屬的中國金融學會執行副會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