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成本相等於兩三倍幣值 1仙幣存廢全面檢討
2010-05-28 (05:52)
(多倫多 )(綜合報道) 政客不斷討論仙幣的使用問題,他們在周三晚再度會面,仔細探討廢除仙幣的成本和益處,特別是在目前通脹降低仙幣價值,且愈來愈多消費者選擇使用扣帳卡(debit card)和信用卡付帳,甚至上網購物的情況下。

        溫尼辟的新民主黨國會議員馬丁(Pat Martin)於2008年提出議案,建議廢除使用1仙硬幣。他表示:「這不是國家面對的最為緊迫的財政問題,但這是一個節省成本的方法,對商家和消費者都有重大的刺激作用。」

        馬丁還將廢除使用仙幣與球賽打比喻,他說球賽中大家首先做容易的動作,就節約成本和降低私有企業的生產力損失而言,廢除使用仙幣就像是灌籃動作。

        參議院財經委員會將就生產仙幣的成本和廢除仙幣可能帶來的潛在影響,聽取中央銀行、皇家鑄幣局和財政部的意見。在此之前,聯邦政府已經開始印刷新的加拿大紙幣,新紙幣的生產成本較低,流通時間也較長。

        安省的保守黨參議員、參議院財經委員會副主席葛斯坦(Irving Gerstein)就表示,廢除使用仙幣的意義僅在於降低鑄幣成本。他說:「生產和使用仙幣每年給納稅人造成數億元的直接成本,這是我們審議這一問題的原因。坦白說,這是一種缺乏流通的貨幣。」

        每年約花1億到1.5億元

        鑄幣局拒絕透露製造仙幣的確切成本,但馬丁說,仙幣的製造成本估計在1.5仙到4仙之間,如果計入運輸、分發和人工成本的話。再加上消費者和商業東主為處理這些小額零錢而失去的生產力,馬丁預計仙幣每年給加國經濟造成1億到1.5億元的成本。

        根據鑄幣局的數據,目前約有280億枚仙幣在流通,去年則新鑄造4.55億枚。反對使用仙幣人士擔心,鑄幣局製造新的仙幣,以取代被人扔進錢缿或懶於使用而自動退出流通的仙幣。馬丁認為,仙幣已經沒有商業價值,收款員手邊小碟上的免費仙幣就是證據。

        馬丁的議案仍在商議之中。他說,一旦鑄幣局停止製造仙幣,消費者將有5年時間,在銀行將仙幣兌換成更大面額的貨幣,隨後仙幣將完全退出流通。消費者用現金付款時,將根據款額,將款項升高或降低至最為靠近的5仙額計算。資料來源:加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