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健康廳提醒民眾 防蝨咬染萊姆症
2010-05-25 (05:12)
(紐約 )(本報記者廖國文紐約報道)5月份是萊姆症覺醒月(Lyme Disease Awareness Month),紐約州健康廳提醒民眾,出外郊遊遠足固然樂趣,但要特別注意蝨子,以防被咬染上萊姆症。

         紐約州健康廳指出,不計紐約市在內,從1986年發現萊姆症至今,已有8萬9000宗確診案例,而單是去年便有8510宗病例,萊姆症最早發現於長島及哈德遜河下游地區,不過,至今在紐約州全數62個郡區都居民感染,尤其是居於郊區或喜歡郊遊人士,必須特別注意這個病症。

         萊姆症是由Borrelia Burgdorferi細菌所引發之感染性疾病,這些細菌是經由蝨子叮咬而傳染,主要為一種學名為Ixodes scapularis的蝨子為媒介,由於非常的小,而且被咬時通常沒有感覺,故某人出現萊姆症症狀時,通常不記得曾被蝨子咬過。

         預防萊姆症最好的方法是避免到蝨子生長的地方去,防範蝨子叮咬是明智之舉。鹿蝨喜歡藏身於黑暗陰濕的地方,如潮濕的地面堆置物裡或是靠近森林的區域。牠們不能跳或飛,主要爬到寄生主的皮膚表面上緩緩移動。一旦牠們在皮膚上著陸,隨即爬到不易被發現的保護區域,像是膝蓋背面、頸子、腋下、耳朵等等,然後開始刺穿皮膚吸血。

         若是在24至36小時內以正確的方式移除蝨子,是可以大大的減少染上萊姆症的機會。

         移除蝨子最好的方法是用鉗子抓緊蝨子的口部,然後穩定的向外拉。不要只是把蝨子的身體捏碎,因為蝨子的頭部可能仍留在皮膚內,身體移除後還能繼續傳播病毒。

         萊姆症很難診斷,因為有許多的症狀在其他的疾病也會發生。萊姆症的第一個,同時也是最容易區辨的典型症狀是在被蝨子叮咬的傷口附近出現放射狀的疹子,學名為游走性紅斑(Erythema Chronicum Migrans)。

         這類疹子通常是在被蝨子叮咬一至二周之後才出現。可能伴隨著關節疼痛或是一般性的心痛、打寒顫、發燒以及頭痛。如欲查詢更多相關萊姆症的資料,可以登入州健康廳的網址:www.nyhealth.gov/diseases/communicable/ly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