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國傳媒稱非裔襲擊華裔不常見 |
2010-05-01 (05:42) |
(三藩市 )(三藩市訊)兩周前三藩市59歲居民俞恬聲在屋崙被兩名18歲非裔男子殺害,加上三藩市灣景獵人角地區多宗華裔被攻擊案,令灣區華裔社區擔心遭到非裔針對,引發社區關係緊張,對此「新美國傳媒」(NAM)發表一篇報道稱,官方罪案數字顯示非裔向華裔施暴的罪案並不常見。 報道引述柏克萊加州大學刑法研究中心主任Frank Zimring稱:「屋崙最近兇殺案高峰是2006年,有146人遇害,其中只有6名受害人不是非裔或拉美裔。」 雖然無法確認每一宗案件的兇嫌族裔背景,Zimring猜測最多只有一宗案件的受害人為華裔而兇嫌為非裔,「憤恨情緒可能不少見,但加害的情況卻是少見。」 新美國傳媒向三藩市警察局取得的兇殺案資料顯示,三藩市亞裔和非裔人口是五比一,但非裔被謀殺可能性是亞裔10倍以上。 從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14日,三藩市有129名非裔遇害,有12名亞裔被殺,亞裔遇害可能性比拉美裔少五倍,比白人少一半。 新美國傳媒又引述《三藩市紀事報》統計的罪案數字指稱,從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灣景區沒有一名亞裔遇害,翻查每宗兇殺案的相關報道,很少跡象顯示當地有非裔針對華裔的犯罪模式。 報道稱,總括來看,從三藩市相對較少的亞裔被害案件中無法確立任何模式。在列治文區,一名日裔被一名華裔男子在一場偶發兇殺案中殺害;在Excelsior區,一名薩爾瓦多幫派成員被控槍殺一名華裔和友人;在馬連那區,一名越裔婦女被毆打致死,丈夫承認行兇。 和俞恬聲案不同,這些兇殺案沒有成為頭條新聞,也沒有激發社區同樣強烈的回響。 新美國傳媒報道指有人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俞恬聲案出現之際,已有多宗日常街頭和公車系統罪案發生。一月,83歲華裔陳煥洲在離開灣景區一個公車站時被毆打,兩個月後不治;五月,一名57歲華裔女性在同一車站被五名青少年包圍扔下站台;數日後一批青少年攻擊三街公車上一名華裔司機。 在俞恬聲案發生後和警察局長、地檢官、市長辦公室及社區人士多次開會的三藩市市參事馬兆光說:「孩子們的iPod老被搶走,年長者們總是被人攻擊,已經無法再忍受下去。」他有信心社區壓力會促使警方增加警力加強巡邏,但對市府採取措施解決種族矛盾卻不抱希望,「我們投訴受到迫害,非裔的回應是『我們早已被害數十年了。』這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 拍攝以亞非社區矛盾為主題的影片「懼色」(Color of Fear)的製作人Le Mun Wah認為,華裔逐步改變一些傳統上非裔社區的面貌,導致了這種緊張關係。他說:「灣區亞裔和非裔關係比非裔和白人關係更緊張,因為沒有多少白人住在屋崙公寓或灣景獵人角地區。我們每天都有交集,但我們從不互相接觸。我們不會互聘對方做事,我們不會到對方商店購物,我們只是在忍受對方。」 Wah說,沒有對話,刻板印象就會成型,「非裔看到亞裔買下那麼多房子和開設酒莊,想的是亞裔將這麼錢帶來社區,而不是貢獻社區。與此同時,亞裔對非裔的很多刻板印象源自白人社區。」他以自己三年級時的親身經歷為例說,第一天開學時一名白人教師對他熱情接待,對一名非裔學生卻嚴厲苛責,「我當時想,『喔,他肯定是一個壞孩子。』」 柏大教授Zimring也說,很多成就不高的灣區少數族裔孩子對於亞裔的成功充滿憤恨。 Wah強調,雖然犯罪數據顯示另一種情況,但由於缺乏溝通,亞非社區間的矛盾很容易一觸即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