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一人扛 護老者提防憂鬱症 |
2009-08-11 (05:16) |
(三藩市 )(本報記者施秋羽三藩市報道)孝順是華人社會的傳統美德,照顧年老的長輩也多被華人視為理所當然的義務。然而專家表示,就因為責任心強,不少華裔民眾因為過於投入照顧長者,最後自己反而出現健康問題。事實上,有50%提供長期照護的民眾會出現憂鬱症狀,專家建議應適度放鬆自己並尋求社會資源的協助。 以家庭醫療照護者(caregiver)為主題,8日在美華協會健康講座上,三藩市市民黃琳達(Linda Wong音譯)現身說法。黃琳達原本是收入穩定的農業部實驗室科學家,但數年前她年邁的雙親先後病倒,「我的爸爸患有糖尿病、心臟病、老人失智症、中風。我的母親同樣患有老人失智症、中風,她也有氣喘,需要長期吃藥。」 黃琳達表示,身為女兒,自己實在無法將臥病在床的雙親交給他人照顧,更不願意將父母送進療養院(nursing home),「我知道沒有人可以比我更懂得照顧他們,也知道只有我可以讓他們感到放心與舒適。」她辭掉工作,專心在家照顧父母,然而經濟壓力、頻繁地送父母上醫院,讓她長期喪失食慾,體重下滑,曾經一個早上嘔吐數次,最後醫師告訴她,壓力以經讓她反成為需要被照顧的那個人。 家庭照護聯盟計劃(FCA)總監瑄璞(Donna Schempp),黃琳達的情形並非單獨個案,照護者普遍具有相當強的責任感,但經常照顧別人卻忘了自己,「如果你自己撐不下去,你又如何想要照顧長輩呢?」她解釋,許多照護者由於需要一天24小時照顧長輩或病人生活起居,因此缺乏社交活動,過著相當孤立、疏離的生活,再加上擔心病人病情的壓力,讓他們經常感到吃不消,「照護者中,有50%會出現憂鬱症狀。」 瑄璞表示,照護者應該尋求外界的協助,許多社區團體都提供資源,讓照護者了解照顧病人技巧、政府資助計劃申請辦法等,而更重要的是照護者自身應該持續與其他親友保持聯絡,適時讓自己出外吃頓晚飯、看場電影,否則很容易被壓力擊垮。 聯邦醫療服務中心人員科普茲(Marlevy Corpuz )表示,美國有1/5的民眾正扮演家庭照護者的角色,更有許多人是「夾心餅乾」,上有高堂、下有幼小,是家中不可缺的支柱。 負責籌劃講座的三藩市總醫院資深護士張余秀麗則指出,加州醫療補助計劃今年刪去居家護理支援經費達80%,可說有史以來最大的刪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