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輕當教授可以名利雙收 |
2009-08-07 (05:47) |
(溫哥華 )2009年6月,中國大陸《哲學研究》今年第4期刊登了署名「陸傑榮、楊倫」的文章《何謂「理論」?》,文章涉嫌抄襲雲南大學講師王淩雲多年前的一篇講稿《甚麼是理論(Theory)?》。 陸傑榮為遼寧大學副校長,是楊倫碩士期間的導師。校方調查後確認,抄襲系楊倫一人所為,陸傑榮署名僅為幫助學生的論文得以發表,結果楊倫在北師大的博士學位申請被中止,陸傑榮在校內作檢討後,繼續擔任副校長一職。 青年作家邱華棟認為,不管是文壇還是學術界,愈來愈多抄襲事件的曝光應該說是好事,「這是社會道德觀觸底反彈之後的一種積極表現方式」。邱華棟認為,為甚麼前幾年,幾乎沒人出來檢舉這些事?因為在當時許多人看來,這是一個常態,再正常不過,許多人也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現在站出來說話的人多了,是因為大家實在看不下去了,已經觸及了大部分人的道德底線,「舉報、揭發,就是大家社會道德觀的一次觸底反彈」。 邱華棟表示,曾經聞名一時的「章黃學派」主張「40歲之前不出書」,專心治學。但現在許多高校卻以年輕教授多為榮。當上教授,名和利就都有了,在這種體制下,不抄襲、不作假,就達不到「教授」的水準。韓浩月提到,許多國家一旦發現某人有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教育主管部門把發文通報全國高校,禁止再將相關人員接收入校工作,「這種措施無疑是極具震懾力的」。 《華商報》記者吳成貴說,隨著被曝光的抄襲事件愈來愈多,人們不再漠視這些看似「平常」的抄襲,讓抄襲者如涉嫌學術文章抄襲的安徽農業大學副校長李曉明受到撤職的嚴懲。「那些抄襲者們,動手前也會細細思量一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