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傳統醫療手段被指忽略族裔文化習慣 亞裔糖尿病機率高白人一 |
2009-06-09 (05:48) |
(三藩市 )(本報訊)研究顯示,美國亞裔族群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白種人高出一倍,但是醫生對糖尿病患者所作的建議,通常不適合亞裔的飲食和文化。 《三藩市紀事報》報道指,現年61歲的三藩市居民朱安迪(Andy Chu),在20年前被診斷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遵照醫囑放棄食用白米飯,每晚只吃一大匙的糙米飯,這對他來說實在是很痛苦的事。 人所皆知,白米飯是亞洲人的主要糧食,但也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極不健康。所以,朱氏等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被診斷出染病後,醫生給予的第一建議往往是停止吃白米飯,但那對亞裔來說又是極難辦到的事。 近年來,許多醫生和醫院逐漸開始考慮到,必須依據亞裔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文化、運動偏好、乃至性格特徵,發展出適合的飲食建議。加大三藩市分校護理學院教授查西亞(Catherine Chesla),專門研究華裔病患的醫療照顧,她指稱糖尿病基本上是靠病者自行護理的疾病,須針對不同的病人的個別生活習慣和飲食方式採行不同的辦法,可惜的是現行許多辦法通常不適合亞洲人。 亞裔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非常高,其中一個致病原因與遺傳基因有關。波士頓Joslin糖尿病中心的亞裔糖尿病專案(AADI)共同主任許威廉(音譯,William Hsu)表示,白人容易發胖,而肥胖被認為是誘發第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因表,但事實上亞洲人反而比白人更容易得病,原因在於亞裔的腹腔深處更容易累積內臟脂肪,該些脂肪會分泌荷爾蒙,導致各種代謝併發症,其中包括糖尿病。研究人員至今尚不明白箇中道理。 許指出,一般來說,亞裔趨於體重較輕,發生代謝問題的機率卻更高。糖尿病目前尚無藥可治癒,只能靠改變飲食習慣和運動來控制病情,但經年來醫生給予患者的建議,通常都是基於中產階級白人的生活習慣量身訂作。 聖他克拉凱薩醫院糖尿病中心華裔創辦醫師山姆(Danny Sam),在1997年被診斷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開始尋求各種飲食建議,結果發現都不適合亞裔的飲食習慣。舉例來說,給予糖尿病患者的建議小冊通常都會說,以全麥麵包取代白麵包,或以火雞肉取代香腸,沒有說要用什麼食物來取代白米飯或者麵條。 與查西亞一起進行華裔糖尿病患者研究的三藩市大學心理系教授Kevin Chun表示,對亞裔糖尿病患者的醫療建議,並不僅是不要吃白米飯那麼單純,還須設想到文化心理,舉例來說,被亞裔視作健康的運動項目,也不像白人一樣,叫他們去健身房練舉重或慢跑,可能沒有像練太極一樣來得容易接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