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鬱誤區 華裔社區心理咨詢增多 |
2009-04-02 (05:45) |
(洛杉磯 )(本報記者劉茁蒙特利公園報道)情緒不穩?胃口失調?經濟衰退漸到谷底,但是面對裁員、失業、財政等各種困境,華裔移民的心理承受力則面臨越來越大的考驗。過去不太注重看心理醫生的華裔,也開始越來多地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心理醫師更呼籲華裔民眾理解、溝通、分擔壓力,以共同抵抗經濟寒潮。 蒙市心理輔導中心心理學博士潘宇頗有感觸地表示,在去年經濟剛開始衰退時,心理咨詢的病人突然減少。而現在經濟不景氣深化,病人反而越來越多。 她說,目前聖谷地區華裔看心理醫生的主要原因押,多為經濟力過大。在她所接待的病人中,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面臨失業困境,其中有的人因為工作不開心、面臨失業,而性格內向,與家人及朋友距離遠,造成心理抑鬱。也有的夫妻間因經濟等待問題磨擦增大,不是爭吵就是冷戰,嚴重影響夫妻關係,還有人將小孩子帶來咨詢,因為父母受到經濟問題影響,導致情緒不穩,從而影響到孩子的心情,造成學習成績下降、在學校打架等問題。 從事醫護工作的劉艾美也表示,她近來看到不少生重病的人,其實最初也是由心理壓力造成的。人在面對壓力的時候,不僅是心理影響,也會從身體上暴發出來,形成疾病。如果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體察心理疾病、及時疏導,或許可以避免形成身體疾病。 如何來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心理解壓呢?潘宇指出,當一個人無來由地情緒低落超過兩個星期,或者遇到困難心理恢復期超過往最困難時的心理恢復時間,以及出現失眠、暴飲暴食、食欲不振等,都要及時進行心理咨詢,或者個人調節。等到有輕生等念頭時,就已是潛在憂鬱症了。 她還說,一般的心理醫生都接受大眾健康保險。如果低收入家庭,也可以求助政府的免費心理咨詢機構,如Pacific Clinic等。但是政府的心理咨詢機構一般等待時間較長,在等待期間,要學會自我調節。但是千萬不要求助於毒品或者煙酒等。要盡可能地與家人及朋友溝通,尋找共嗚。分擔與家人的負擔,互相支持。為了避免一個人養家的巨大壓力,在經濟不景的情況下,要進行家庭結構的轉變,夫妻分擔經濟重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