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剛對銀行業因雷曼蒙污感痛心 |
2009-02-23 (12:26) |
立法會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討論金管局和證監會提交的雷曼迷你債券事件報告。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表示,銀行業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因為雷曼事件而蒙上污點感到痛心。 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向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簡報雷曼迷債事件報告時表示,當局一直有要求任何投資產品風險評級有轉變時,都要通知投資者。調查雷曼迷債事件中,部份找不到投訴人索取資料,但會全速處理。 任志剛指出,局方過去要求銀行審慎處理投資者及產品風險上的錯配,現時投資者的預期改變,因此即使投資者已簽署同意文件,局方亦要求銀行高層審核及錄音。要求銀行在文件、單張產品及銷售上要有系統地披露。 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表示,未來在產品銷售文件及單張上要加強披露,發行者要在文件上解釋產品風險。 有議員質疑金管局總裁任志剛知道抵押證券產品出問題後,為何未有建議投資者贖回產品。任志剛回應,監管機構要從宏觀角度提醒投資者風險,不能就個別機構及產品評論,否則會非常影響個別機構及市場。他強調自己在宏觀走勢及風險上已經做了好多,部份超出權力範圍。 任志剛表示,金管局正與銀行就雷曼調查報告中的9項建議進行討論,當中銀行擔心在場地、人手、業務及資料的分割上會增加成本。不過,銀行最後都同意局方的看法。 銀行公會建議將存款及投資產品銷售兩項目業務劃分窗口進行做法可取,可讓客戶知道自己風險的分野。不過,他認為,倘銀行前線人員在處理存款、銷售類及風險評估人員三方面不分割,會容易做成混淆;是以繼續會與業界磋商,建議落實細節。 任志剛又指,自覺本港銀行體系健全,但倘因雷曼迷債事件而蒙上污點,會感到非常痛心。 他續稱,監管當局沿用的「披露為本」政策,應該保留繼續堅持及進一步推廣,而自雷曼事件後,當局亦已修訂守則,要求銀行持續評估及披露旗下銷售之投資產品的風險評級。 有議員關注迷你債券為何會在本港大受歡迎,其他國家沒有這種情況。任志剛回應,是基於需求問題,他舉例說,美國沒有銷售迷債,是因為市場有很多其他類型的投資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