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專科醫生鄧昌宜談乙肝 鹿特丹華人驗血查肝活動啟動 |
2009-01-28 (03:51) |
(歐洲 )(本報記者黃錦鴻報道)鹿特丹華人驗血查乙肝活動將於1月28日啟動,在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醫院(Erasmus MC)工作的華人肝胃腸專科醫生鄧昌宜日前接受了記者採訪,介紹了乙肝這種疾患,並澄清一些誤解。 鄧醫生介紹說,這次活動的發起人是他的上司揚森(Janssen)和鹿特丹的服務處,得到了鹿特丹華福會的大力支持,而目的是要調查研究華人攜帶慢性乙肝病毒的情況。有關專業人士將在驗血的基礎上撰寫學術報告,這將有利對包括華人在內的亞裔人士的乙肝防治工作。 他說,很多華人不清楚自己有肝炎,但是其實乙型肝炎在華人中的發病率是很高的。全世界華人中,有5%到15%是乙型肝炎帶菌者。 據來自中國方面的資料,在中國已經有1.7億人被感染。全球有 4億人感染了慢性乙型肝炎,每年有50萬人會死於乙型肝炎引發的疾病。 荷蘭華人社會不如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群體開放,所以希望有這次活動鼓勵華人接受檢查。 鄧醫生解釋說,華人多重視膽固醇的檢查,而在他看來,驗血查肝炎也同樣重要。乙型肝炎有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乙肝感染發病的時間最多只有六個月,但是治愈之後可以獲得抗體而產生免疫力。 但是慢性乙肝潛伏多年,會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可以稱為「無聲殺手」。 慢性乙肝平時可能沒有甚麼症狀,一些嬰兒甚至可能出生時候通過血液的接觸就從母親處感染到了,也有人可能到二三十歲的時候才發現,感到疲倦、反胃、肌肉痛、茶飯不思或者作嘔作悶等。 感染慢性乙肝的可以是各個年齡層次的人,但如果小時候感染而成年之後才發現自己得了乙肝,即使接受治療,但在發育期間肝臟已經受損了,所以不容忽視。 只有通過驗血才可以知道是否有感染。 當得知自己感染乙肝之後,可以獲得治療,就是說,控制惡化。即使沒有感染,也可以打針預防。 他指出,華人社會對乙肝的傳播有一些誤解,其實乙肝不會通過唾液傳染,所以握手、接吻、同桌吃飯或者吃乙肝帶菌者做的飯菜,都不會因此而感染。但是,乙肝則是會通過血液和性行為傳播的,所以這兩個傳播媒介必須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