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 )(本報記者)卑街資深投資顧問史丹利表示,北電申請破產保護,所有股票變廢紙,只有債券持有人是贏家;不過每1元市值只得0.2元,加上其他項目,約可收0.5元。這次受影響最深的是大批曾經在北電打工的越南華僑,他們全部是南越淪陷後的船民。北電全盛時有10萬名職工,當時很多越南華僑在多倫多北上到渥太華的光纖廠工作,在北電打工的越南華僑都有認股權,不少人因此成為百萬富翁;也帶動平靜的渥太華房地產市道在兩三年間突然快速增長。 當年BCE分拆北電時,很多人都中招。受害最大的是無數依賴收息過活的退休長者。他說,很難怪小投資者不懂得急流勇退,在第三季末時,全球有700名基金經理都建議增持北電股票,只有四成人認為要減磅。而持有北電最多的10大機構之中,有8家是美國公司。當北電價位在3美元時,俄亥俄州教師退休金增持50%,大約100萬股。作為北電的債權人,皇家銀行這次也重傷。 北電手頭上有數以億元計的現金,足夠支付到期的債券利息,但這些都是沒有前途的投資,申請破產保護可以保留現金,讓公司可以有1至2年時間重整業務。 僅北電轉型失敗 他說,北電申請破產保護並不代表科技股時代過去,北電的隕落是管理無方和信用問題。IBM、AMD、Dell和HP等多間大型科技公司都成功轉型為服務型公司;但北電轉型失敗,試圖打入中國市場又未成功。北電是靠公司的電話交換機起家,但後來涉足光纖又過份投資,導致資金調導不足,債務太重。而近年吃香的科技,例如網絡和手提電話等全部沒有份,犯嚴重的方向錯誤。
|